台灣反制反分裂法

台灣反制反分裂法

凌鋒

北京將在三月召開全國人大時表決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雖然面對美日等國際社會的壓力,以及台灣內部可能的反彈,但是根據香港中共喉舌引述北京「權威人士」的消息,全國人大將在三月六日如期審議草案,並由中共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兆國進行說明。
自從去年十二月,北京表示會在今年三月通過《反分裂法》,並且在媒體大事炒作後,雖然內容保密,但是台灣方面還是做最壞打算,採取了一些防範措施,可以說是內外同時進行。
對外方面是喚起美國、日本等民主國家認識事態的嚴重性,特別是對維持台海現狀有責任的美國。因此不但台北官員,例如陸委會主任吳釗燮親臨華府游說,台灣的智庫一些專家學者更多批赴美。他們會晤美國政府官員,或國會議員,或美國智庫的專家學者,乃至媒體。看來這些游說工作還是有一定的成效,不但政府官員與國會議員都明確表態反對或不鼓勵中國制訂《反分裂法》,甚至有議員提出恢復美台邦交的更激進主張。而二月十九日美國和日本在華盛頓舉行的「美日安全保障協議委員會會議」,把台灣、南韓都列入他們安全的範圍,顯然是在行動上對《反分裂法》做出實質性的反制。

至於台灣內部,也提出不少反制意見,包括制訂反吞併法,或制訂中國關係法及主權保安法等等,不一而足;也有主張舉行防衞性公投,表達對《反分裂法》的意見。五月十四日台灣有國民大會的代表選舉,便於同時舉行公投。
去年十二月的台灣立委選舉後,綠營未能過半,被迫放慢正名的腳步,總統陳水扁與一些重要的政治人物如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提出政黨和解的主張,也得到台聯精神領袖李登輝的支持,「扁宋會」的成功舉行,彼此表達「真誠」之意,使台灣政治生態出現了微妙的變化;而台海兩岸,因為春節包機成行,加上大陸海協會派員參加台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追悼會,兩會出現積極的互動,兩岸緊張局勢出現難得的緩和。
可惜,這些祥和的局面現在又要因為《反分裂法》的出籠而蒙上陰影。豈止是台海,中美關係、中日關係亦然。
不論台灣或美國、日本,都從《反分裂法》看到香港為《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的黑影,特別是其中的黑箱作業,更讓外界產生許多疑忌,因為這比為二十三條立法更不堪。胡錦濤要走出江澤民的陰影,建構自己的台海政策,這個表決機器下通過的《反分裂法》,對胡錦濤是加分或減分,歷史將做出評價。
……………………………………………………
作者為居於紐約的政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