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台灣總統陳水扁先生昨天在與政壇宿敵──親民黨的宋楚瑜先生會面後表示,為了國家、為了人民,國家定位為中華民國是最大的公約數,而兩岸關係的最高原則就是遵守中華民國憲法。
陳先生是個玩弄文字語言的高手,他的說話當然要小心推敲琢磨,但從他一而再的把中華民國掛在嘴邊可以看到,他不僅要向台灣島內泛藍支持者發出和解的訊息,他更要向北京方面擺出和解的姿態。我們希望北京政府能對陳先生的說話作出善意的回應,令兩岸關係能進一步緩和及暖化。
陳水扁先生一再表示把國家定位為中華民國雖然未必完全符合北京所提的「一個中國」前提,但跟以往不斷強調兩國、不斷推動改名正名等政策來看,陳先生這次擺出的姿態明顯務實得多,跟中國大陸的兩岸政策底線也接近得多。
可以說,雙方的分歧比過去幾年任何時候都要小,若果北京連這樣的姿態、這樣的說法也不肯作善意回應、也不肯積極回應,那只會令民進黨內及台灣政壇內的強硬派更振振有詞的反對兩岸和解、那只會令陳水扁政府更難有轉圜的餘地,這對兩岸關係是絕對沒有好處的。
當然,陳水扁先生願意回到中華民國的定位、願意擺出罕有的和解姿態並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精心計算的結果。
從內部的權力平衡來看,民進黨雖已成第一大黨,但要順利推動內外施政,陳水扁及民進黨依然需要其他政黨特別是親民黨的支持,而要得到親民黨的支持或至少部份支持,陳先生在兩岸關係上是不能不作讓步的。
不過,更重要的推動力還是來自國際形勢上的變動。隨着美日共同防衞宣言把海峽兩岸衝突列為重點,維持台灣現狀已不再是台灣自己的問題,而是美日兩國共同關心的問題,任何試圖以武力改變台灣現狀的做法都極可能引來美日的軍事反應或干預。
對台灣政府來說,這個宣言雖然不等同軍事保護,但至少是一個重要的保障、是一支重要的強心針。既然台灣的現狀有了比以前更堅實的保障,陳水扁先生及民進黨政府便有條件採取更務實的態度、便有條件採取更靈活的態度處理兩岸關係而不擔心被對方吞噬或吃掉。我們認為,正是在這樣的考慮下,陳水扁先生才願意公開表明把國家定位為中華民國。
自從春節包機直航迅速達成協議及運作後,兩岸關係已逐步出現緩和的迹象,兩岸貨運直航的呼聲更是愈來愈高,現在再加上陳先生擺出和解的姿態,願意回到中華民國這個定位,兩岸關係的最大障礙也開始紓解;我們相信只要北京方面對陳先生的發言作正面回應,兩岸不但可以盡快三通,兩岸政府更可以盡快恢復政治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