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雀毛都賣唔出」<br>鸚鵡熱恐慌雀仔街冷清

「一條雀毛都賣唔出」
鸚鵡熱恐慌雀仔街冷清

【本報訊】漁農自然護理署證實,感染鸚鵡熱的女子所飼養的其中一隻小葵花鸚鵡帶有鸚鵡熱衣原體;有獸醫擔心市民會因而遺棄鸚鵡,提醒市民在家中飼養的雀鳥染病機會不大,若雀鳥出現噴嚏及肚屙應立即求診。
就一名四十歲女子飼養了兩隻彩鳳及一隻小葵花鸚鵡,一個月前感染鸚鵡熱,但三隻雀鳥並無出現病徵,並已交予漁護署進行化驗,昨在其中一種小葵花鸚鵡身上找到鸚鵡熱衣原體,有關結果已交衞生署核實。

鸚鵡受驚會釋病菌
漁護署發言人說,當局定期到出售雀鳥的店舖巡查及抽取樣本,未有發現雀鳥出現異常死亡,而今天會到雀仔街巡查及抽取樣本。
本港去年入口四千二百多隻彩鳳及七百四十隻的雞尾鸚鵡(俗稱小葵花鸚鵡),海關則撿獲五百七十一隻走私雀鳥,較前年近四千隻為少。海洋公園現有八十五隻鸚鵡類雀鳥,公園職員每天會留意雀鳥健康情況,遊客觀賞鸚鵡時也有一段距離,並設有消毒站。
受鸚鵡熱影響,雀仔街人流昨明顯減少,商販不時用清水洗地及清理雀籠,但部份員工接觸雀鳥時都沒戴上手套,各店舖內雀籠密集,甚至有連群結隊的野生麻雀飛入。出售鸚鵡的商販盧伯良說:「人人都驚咗鸚鵡熱,今日連一條雀毛都賣唔出呀!」
有治療鸚鵡經驗的獸醫蔡相祺稱,部份鸚鵡會隱性地帶有鸚鵡熱衣原體,但不會病發,一旦病發已是相當嚴重。他提醒市民,鸚鵡若受到壓力,會排出隱藏在體內的病菌,故飼養時不應無故換雀籠令其環境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