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特首人選 - 李怡

李怡專欄:特首人選 - 李怡

猜特首遊戲持續在香港延燒。繼外交部駐港特派員楊文昌表示「大多數香港人接受的,中央政府就可以接受」之後,全國政協常委陳永棋表示,第三屆特首人選需符合三個條件,包括:中央信任、市民支持及有能力平衡各方利益,團結社會不同界別,這人來自公務員或商界並不重要。
昨天李八方在「隔牆有耳」中,批評陳永棋「自動加緊幾分」,楊文昌講的是「大多數港人接受」在先,到了陳永棋嘴裏,就將港人意願,置於中央信任之下。
李八方堅持港人治港的精神可嘉,但觀乎過去兩屆特首選舉尤其是第二屆特首選舉的現實,以及中央硬生生否決普選,也就是否定香港人有選擇特首的政治權利,種種表現都說明,陳永棋講的才是香港人要面對的政治現實,而楊文昌講的只不過是美麗謊言罷了。
筆者不久前與一位近年與中央高層頗有些接觸、又對北京的香港政策甚有了解的人士談起,他認為特首人選的條件第一要中央信任,第二要中央信任,第三要中央信任,第四中央會考慮香港民意支持度,而第五才是個人能力。一、二、三都是中央信任,可見其比重。至於人選,他認為太平時世是唐英年,而亂世則是梁振英。

甚麼叫亂世?比如台海發生戰爭、中美交惡等就是亂世。為甚麼亂世是梁振英?因為上述一、二、三的條件,他最好,儘管條件四甚差,條件五也不怎麼樣。
至於曾蔭權何以沒有機會?這位朋友認為他作為「港英遺孽」的歷史不清白,中國共產黨講究背景與歷史的傳統是根深柢固的。
何鴻燊、胡應湘公開挺曾蔭權的意義何在?這位人士表示,很難排除幕後有人唆使。唆使的人不會是曾蔭權,反而是他的對頭人。因為他的對頭人知道,提早兩年曝光的特首人選,又有人力挺,在中國政治文化中是肯定會「見光死」的。
香港傳媒目前鎖定是曾蔭權與唐英年之爭,因此記者向所有可能參與「造王」的人士都問同一個問題,就是特首候選人應該是公務員系統,還是商界出身的?楊文昌的答案是模棱兩可,陳永棋則說「這人來自公務員或商界並不重要」,但他舉出澳門特首何厚鏵具備他所說的三個條件。而何厚鏵正是商界出身的。
何厚鏵當然有他個人的魅力,但澳門的成功恐怕與地小人少、沒有國際社會的虎視眈眈,也缺乏獨立媒體的監督有關。
香港面對的是完全不同的局面。特首不管是來自商界或公務員系統,在沒有普選因而特首不具認受性的情況下,他做甚麼事都會被詬病。董伯家族的東方海外的股價,近幾年暴漲,這未必與董伯任特首有關,但市民與輿論都會往這方面去猜想。曾蔭權堅持西九要單一招標,也沒有證據說明他要「益大商家」,但卻有人把西九計劃與曾蔭權爭取大商家支持競逐特首聯繫起來。
在沒有普及而平等的選舉之下,無論是特首選舉前,還是選出來開始執政後,都會「陰謀論」滿天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