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濫發垃圾電郵及傳真等訊息已達氾濫程度,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昨表示,政府將推出一系列打擊發放垃圾訊息措施,包括與資訊科技業界組織及服務營辦商制訂共用黑名單,以及立法規管濫發訊息活動。香港互聯網供應商協會估計,業界每年需要投資七千至八千萬元處理濫發電郵,對本港生產力造成高達六十億元損失。
曾俊華昨出席一個資訊及通訊科技團體午餐會後表示,去年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本港固定電訊網絡服務商共接獲三萬六千多宗涉及濫發傳真投訴;在電子郵件方面,有六成電郵屬濫發郵件,當中九成半濫發郵件是源自海外國家地區,情況十分嚴重。
他指出,政府計劃推出一系列措施打擊濫發訊息活動,若繼續向已表明「不收傳真」客戶濫發傳真的商戶將受到懲處。流動通訊網絡營辦商工作守則的適用範圍,並將擴展至手機短訊(SMS)及多媒體信息(MMS)服務。政府亦將與互聯網服務營辦商合作製備一份共用的問題帳戶黑名單,過濾濫發的訊息,並與國際組織簽訂合作打擊濫發訊息的多邊諒解備忘錄。
政府正與各界商討立法規管濫發訊息活動,期望明年將法例草案呈交立法會審議。曾俊華承認,當局既要有效減少濫發訊息,又不希望阻礙使用訊息促銷商戶的業務發展,須在立法過程中取得個平衡。
香港互聯網供應商協會主席莫兆華表示,濫發郵件以宣傳產品的郵件為主,不少國家均已規定使用發放訊息促銷的商戶,必須得到收件人同意始可發出郵件。他說,業界每年投資在處理垃圾電郵的開支達到七千至八千萬元,帶來高達六十億元的生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