冇米粥 - 鄧達智

冇米粥 - 鄧達智

北京來的朋友在本周初一直嚷:「廣東真冷,快凍死人咧!」
是的,過去幾天廣東以及香港的天氣都十分冷,本地人享受得不得了,甚麼大褸、風褸、雨褸,平常沒機會露面的衣裳全皆出櫃,擁有皮草者尤其誇張,如不再穿上,當木棉花開盡落下,北風不再來。
火鍋的生意好得要命,例如這所叫「冇米粥」,以粥水作火鍋底的店子,晚上十時有多,早過了晚飯時間,廣州人的消夜市了,人潮如湧,看見了,誰不想試?
位於廣州天河北路僑林街僑林苑三期,農業銀行入口的分店,店面本來已經十分寬大,生意依然好,排隊的人龍有增無已。
多大膽的名字「冇米粥」;煮冇米粥本來便是廣東人的口頭禪,指人家講的多沒行動,就是一記負面名字;如非對自己出品有無比信心,誰敢取名冇米?
以米煲成粥水,以布隔去飯粒,餘下清純奶白米水,回到鍋內,做成打邊爐的湯底,讓一切放到米水中去煮的食物都奉上米水的清香。

材料很多樣化,肉的魚的青菜的都十分好,那味走地雞尤其精采,香港人久違的雞香盡在這些不太肥很精緻的雞肉裏。
除了火鍋,其他小食亦富特色,總有一番珠江三角洲水鄉美味。近年大家都大概知道,排骨蒸陳村粉;冇米粥炒出來的炒陳村粉才好味,咬口口感,炒功回味,都上乘,十多元一大碟,一面吃一面感恩。
吃粥需要油條陪襯,但冇米粥十分混帳,點了油條十多二十分鐘仍未見蹤影,問侍應,他們說:都是手做的,一條一條慢工出細貨,當然供不應求,生意好的晚上根本缺貨!六個人,人人吃個飽死,才一百幾十,難怪人家廣州急急努力將過去奉給了香港的「吃在廣州」之名奪回。以中國各式地方菜而言,廣州雖勝香港,但可惜水準不易保持,一家紅了,大家來搶,一下間廚子又換去,味道改變,人客不來,也是廣州食店的傷痛。
冇米粥元祖店在番禺市橋,生意一樣火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