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投資者儼如驚弓鳥

國際視野:投資者儼如驚弓鳥

打從年初開始,本欄一直強調,美元走向將是今年金融市場焦點所在,不可忽視其能主浮沉之力量。
風水佬呃你十年八年,瞧瞧前日南韓央行只透露了句:會增持回報較高,例如金融機構發行或資產證券化之非政府票據云云。
這番話便被市場演繹為南韓央行減持美元儲備,謠言導致美元兌各主要貨幣應聲滑落,部份不是返回4個月前水位(兌日圓),便是創22年新低(兌紐元),韓圜亦創下自亞洲金融風暴以來最高的1003(兌1美元)水平;金銀銅價相繼上升,期油價格向上突破50美元1桶,股市全面報跌,威力有如小型海嘯,足見筆者所言非虛!

調整儲備乃「小」動作
美元一有風吹草動,市場便一片混亂,有迹可尋還可事先作好準備,最慘是受突如其來、無法證實的消息影響,令投資者有如驚弓之鳥,無所適從。其實調整儲備、減持美元資產之「小」動作,在亞洲地區的央行來說已成為潮流之一,君不見泰國、印尼、台灣甚至早前也來湊熱鬧之俄羅斯,不是間中漏風聲說有必要或經已正在調整儲備組合嗎?那又怎樣,難道要賺美國佬錢不需要付出代價?最低限度在市場中吸納美元、壓低本身貨幣圖維持或增長出口競爭力哪些「綠背」能往何處擲?
最滑稽的是,居然有人信南韓央行會「移情別戀」,南韓經過亞洲金融風暴蹂躪後,無論是開放市場或投懷送抱,不少大企業已墮入美資手中,不然又怎會彈得那麼快,難道只要齊心,手無寸鐵也可斷金?還有這邊廂老子(美國)正努力游說你樓上個又窮又惡的兄弟重回「六方會談」,目的為保你安全,你突然間話要將我的衣服掉出街?不會吧?!
昨日南韓央行及日本財務省已澄清──無咁嘅事!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