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落成僅四年的深水埗富昌邨的一百三十一個單位,其位於廚房及廁所的生鐵糞喉及廢水喉已變薄及出現嚴重生銹。富昌邨以外七個屋邨的生鐵喉亦出現類似情況,房屋署需耗資一千萬元以膠喉更換。
房署消息人士表示,早前進行屋邨檢查時,發現深水埗富昌邨、青衣長亨邨、將軍澳厚德邨、葵芳邨、葵涌石蔭東邨、觀塘坪石邨、慈雲山慈民邨及牛池灣彩輝邨八個屋邨,逾二千五百個單位的糞喉及廢水喉出現生銹及變薄情況;沙士疫潮後,署方曾接到上述屋邨居民指擔心污水滲漏問題,因此要作出更換。
消息人士強調,這批生鐵喉合乎規格,出現喉管變薄及銹蝕並非不尋常,強調不需作全港性更換。消息人士指出,該批生鐵喉是受水壓、用水量多少等因素影響,過往亦有落成不足五年的生鐵喉需要更換。
不過,房委會委員王坤指生鐵喉用了四年便要更換是「極不尋常」,房署的解釋更予公眾刻意隱瞞事件的感覺。他要求房署要詳細交代事件,以釋公眾疑惑。
另外,房署會減少較「光猛」屋邨的電燈數目,以節省電費開支,估計每年可節省一千四百萬元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