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發展商有見前日售出的九龍灣地皮,勾地底價以每方呎樓面計已高近1000元,而政府去年批出的工地轉用途補價均低於此水平,已搶先在賣地前,陸續跟政府達成補價協議,最少涉及5個項目。業界認為九龍灣地皮成交價超高,未來一段時間內再難有此類補價協議可達成。
政府去年底公布九龍灣地皮的勾地底價,至前日賣地前,其間批出多宗工地轉用途的補地價。發展商因有上述底價作參考,且市場一般預計地皮呎價超過1500元,為防政府在賣地後收回所批補價通知,紛接納補價落實協議。
萬泰集團昨日承認跟政府就其九龍灣工貿地轉商業用途達成補價協議。集團總經理周國材指補價合理,去年底決定接納,但不肯透露金額。市場估計每方呎樓面補價僅200元。
他說集團持有的商業地皮,樓面約70萬方呎,3年後落成,市值近20億元。政府在規劃上做了很多工夫,如改善交通配套等,將九龍灣由一個工業區扭轉成商業區,發展商積極參與日前拍賣,就是看準此商機。
此外,嘉華國際(173)荃灣工地轉酒店的補價,每方呎樓面補價只440多元;恒基地產(012)新蒲崗工地轉酒店項目,每方呎樓面也低於1000元。新地上月透露,觀塘創紀之城6期的補價每方呎樓面近600元,以總樓面約40萬方呎計,涉資逾2億元。
據悉政府早前也批出長江實業(001)北角油街前福利貨倉的酒店重建項目補地價,金額低於10億元,每方呎樓面低於2000元,較去年所批補價大降最少三成,估計長實會接納。該項目可建樓面超過46萬方呎,建1幢41層高酒店,提供約720間房。
仲量聯行物業估價部亞洲區主管劉振江指九龍灣地皮的成交價必會成為政府計算補價的指標,相信發展商跟政府短期內就補價會有極大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