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商貿用地須平衡供應

陸叔理財:商貿用地須平衡供應

政府前日舉行今個財政年度最後1次賣地,結果,九龍灣的商貿地皮最終以18.2億元由信和置業(083)投得,是底價6.08億元的接近3倍,亦較市場預期的11.2億元上限高出7億元。不過,市場對於這個結果反應不一,信置當日的股價更顯著下跌近3%。究竟是發展商是再一次摸頂追貨,還是商貿地皮的供應真的如此缺乏?
首先,信置初步透露,會將所投得的常悅道商貿地皮用來興建甲級寫字樓,但會否在頂層興建五星級酒店則仍未有定案。不過,若以地皮面面積5.0753萬平方呎、可建樓面面積最高達60.9萬平方呎計算,九龍灣地皮每平方呎樓面地價便要2988元,連同建築成本,預計有關物業落成後,每呎售價將超過5000元,較目前區內商廈呎價高出2成。
若以一般建築的進度推算,九龍灣地皮應會在2至3年後才會落成,即區內的寫字樓呎價在未來兩年每年平均會上升約1成,升幅其實十分溫和。而事實上,市場對商業用地的需求,已隨着本地的經濟逐步復甦而增加,但在今個財政年度,政府卻只在今次賣地中,推出了1幅商貿地皮,這無疑令商貿地皮的供求關係更為緊張,導致供不應求的情況。政府的確需要留意有關情況,否則我相信商貿地皮未來兩年的升幅將會高於2成。

酒店需求殷切
當然,由於信置會考慮在該幢物業上興建五星級酒店,形成今次賣地氣氛如此激烈,其實這亦可反映市場對酒店用地的需求十分殷切。事實上,今次有份參與投地的發展商,有多少是希望能奪得土地以發展酒店,實在是難以預測,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自由行及更緊密經濟關係安排等措施推動下,本地的酒店需求量正大幅上升,從而推動酒店用地的需求上升。
雖然在自由行措施推出後,不少發展商爭相將土地改建為酒店,令市場一度擔心酒店的供應量可能會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但事實上,近日不少數字均指出,酒店的需求量的增幅,明顯比供應量的增幅為大。而且一些商貿區域如今次賣地的九龍灣區,區內酒店供應根本可以用「缺乏」二字來形容,這對鞏固本地成為內地對外的主要經商橋樑,無疑是一個阻礙。
所以政府在考慮如何平衡住宅樓市的供應,令樓價不致大上大落的同時,亦應該同時考慮如何平衡商廈的供應,因為這不單關乎樓價的問題,同時亦關係到本地的經濟命脈問題。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