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血腸」 - 李碧華

中西「血腸」 - 李碧華

西班牙美食很有特色,如海鮮鍋仔飯、魷魚墨汁飯、無花果生火腿卷、白酒草莓西梅烤鴨胸、香草番茄凍湯……他們出產的肉腸亦聞名。
肉腸,不過腸衣包裹着肉,風乾切片。但西班牙肉腸中,分有高維蘇腸、乾腸、酒腸、血腸等。其中血腸以豬血、油脂、香料製成,顏色深,我們吃大鍋燉菜時多會嘗到。也有人用橄欖油輕煎灒以白酒。

韓國、德國和意大利也有血腸。在德國吃的喚「黑香腸」,裏頭除了豬肉、豬血、脂肪,還有穀物,不太膩,但風乾後極黑,像惡魔的手指,難看死了。
原來中國也有。是清代宮廷最早的傳統菜,「薩滿祭祀」中,以「福肉」(白煮豬肉)和「血腸」(豬血灌入豬腸)作祭品。帝后王公大臣吃時,一大鍋,合稱「白肉血腸」,顏色分明,白襯紫紅。但因是煮的,沒甚麼味,得靠蘸醬加鹽,否則如同嚼蠟。祭品,無人膽敢異議,宮中祭日必吃。今日北京或東北菜館菜單上,見到血腸一項,不過我們有更好選擇且吃不完,所以沒點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