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羅兵咸永道合夥人雷添良表示,預計本年度港府財政預算可錄得150億至200億元的帳面盈餘,若1至3月情況良好,扣除發債的260億元非經常性收入,年內收支仍有機會達致平衡。但他認為現時本港加稅或減稅的空間有限。
雷添良指出,本港主要競爭對手新加坡積極減稅,因此本港並無調高直接稅的本錢,而香港經濟仍未全面復甦,今年度的盈餘來自多項不確定因素,故減稅條件亦不大。他又擔心,若港府在公務員減薪的訴訟敗訴,將直接影響港府的財政,因薪酬佔政府支出達七成。
他又預期,一刀切取消遺產稅的機會不大,不過相信會調整收稅機制,豁免銀行存款及上市公司股票的遺產徵稅,估計每年只會流失5億至6億元,但有助本港發展為資產管理中心。現時遺產稅收入平均每年為15億元。
滙豐銀行亞太區主席艾爾敦則認為,香港要維持競爭力,需要保持簡單稅制及具競爭力的稅率。他指出,現時香港稅制仍符合這些條件。對於近期有呼聲要求港府減稅,他未有直接評論是否有減稅空間,即使政府減稅,也須要透過其他方面填補所減少的收入。被問及減稅能否刺激經濟時,他表示,香港仍要處理成本問題,而財政司司長唐英年也承認,本港仍是一個高成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