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想招攬內地或海外年輕力壯男士來港落地生根,學者認為很難實踐,因為有質素的男士出路選擇甚多。有經濟學教授更直指曾蔭權的「三胎論」無聊,認為結婚產子是市民針對經濟及社會條件所作的理性反應,政府不應擔當任何角色。
浸會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梁漢柱認為,港府難以提出有效措施吸引年輕力壯男士來港,他說高學歷、高收入、有專業背景的年輕男性出路選擇極多,香港要與其他地方競爭這些人才未必有優勢。
梁漢柱指出,最大困難是不能強制這些男性來港後必須與香港女性結婚,「選擇配偶係好個人嘅選擇,呢啲人嚟到香港,香港女仔未必肯嫁,佢哋亦唔一定會娶香港女仔,就算有新嘅人口政策,亦幫唔到香港女仔搵老公。」
梁漢柱說,目前香港男性回內地娶妻較多,但隨着中、港融合,長遠而言相信香港女性與內地人結婚會愈來愈普遍。生育率受社會經濟狀況影響較大,政府提供的子女免稅額等優惠,只屬決定生育次要因素。
曾蔭權鼓勵每個家庭生三個子女,被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發展中心主任雷鼎鳴直斥為無聊,「每個家庭生幾多要自己決定,政府冇任何角色扮演,生育係市民對社會經濟條件所作出嘅理性反應,好多人生少咗,甚至唔生,寧願養狗,梗有佢哋嘅道理。」
雷鼎鳴認為,雖然香港生育率下降,但現代父母對子女教育要求日漸提高,所以下一代人口數量雖然下降,則質素方面會提高,可以彌補數量上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