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發展計劃公布數月以來,引起文化界不少批評,領導發展計劃的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昨表示,政府會把文化界的意見引入計劃中,日後文化界亦可充份參與整個計劃,包括與發展商談判、工程施工及管理西九設施等;此外,若市民不接受西九現發展模式,政府可隨時與三個財團取消合作協議。 記者:羅偉光、蔡建豪
曾蔭權昨晨出席香港電台節目《與司局長對話》時承認,諮詢意見顯示市民對西九計劃是否興建天篷等項目存在分歧,應否採用單一招標發展更是最大爭議問題。他說,若大部份市民不接受單一招標發展模式,「就要重新嚟過」。
當初對單一招標態度強硬、近日又漸趨軟化的他直言,本港文藝硬件設施遠較其他先進地區落後,個人「好恨做」西九計劃。但他不忘為單一招標辯護,堅稱興建天篷及穿梭列車等項目,必須由一個有實力的發展商承擔工程。
文化界對發展西九項目意見紛紜,曾蔭權表示會把文化界意見制度化,再引入計劃中。文化界將可充份參與整個計劃,包括與發展商談判、施工及日後不同階段的管理架構,西九文化設施管理最終亦會脫離政府、由文化界主導,並以信託基金等形式營運。
曾蔭權指出,若市民不接受現時發展模式,政府可隨時與三個財團取消合作協議。他承認,若計劃最終因不同爭議未能發展,他個人可以「卸下很大的政治包袱」。但西九地皮已經空置十一、二年,計劃亦經過多年討論,若最後計劃落空,「會令我幾心傷。」
此外,立法會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發展計劃小組委員會,昨開會討論展開西九計劃第一期研究,研究項目包括公私營機構合作及土地用途規劃等,暫定於五月完成。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昨在會議中表示,政府不會獨斷獨行作出決定,並會將收集的意見滙報立法會,表明五月前不會作出重要決定。
議員吳靄儀在會議中指出,政府內部《公營部門與私營機構合作簡易指引》列明,公私營合作項目的土地不應交由私人機構擁有;未經公開招標的項目,私人機構完成前不能將土地分拆出售。她質疑西九計劃違反指引規定。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劉吳惠蘭回應稱,計劃符合指引基本原則,稍後將向立法會作詳細書面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