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興優材教育,人仔細細,繪畫班、游泳班、網球訓練、英語會話塞滿時間表,連暑假都要晨早起身上課,真係聽落都覺得辛苦。小記訪問期間,兩位「攞獎當食飯」的新一代,年紀輕輕已明白努力不等如埋頭苦幹的道理,揀啱興趣來學習,充實的生活反而讓她們更有活力。
記者:陳慧敏 攝影:陳盛臣
鳴謝:香港珠心算專業教育協會?國際獅子總會
訪問前小記滿腦以為兩位多才多藝、生活忙碌的未來主人翁,會抱怨生活緊迫,沒時間看電視,沒得跟朋友行街打機,誰知8歲的綽玲不愛看電視,練習珠心算還比較吸引;而15歲的芷蔚更不懂打機,畫畫跑步入廚整幾味反而更具挑戰性。
8歲珠心算掌門人
3月才過生日的勞綽玲,怎都要說自己已經9歲,看不出這個急住扮大個,說話時細細聲,文靜害羞的小女孩,於去年聖誕在台灣主辦的「泛太平洋珠心算國際比賽」,以975分成績,擊敗新加坡、馬來西亞及美國等地對手,成為A組亞軍,也是本港同級別兒童中,成績最好的一位。
飲茶單據即場驗證
玲玲4歲時,勞媽媽聽說孩子在4至10歲學習珠心算,可開發右腦潛能,增強記憶力,就送她去學珠心算,結果一學上癮。望着玲玲那份限時3分鐘,30條水蛇春般長的三位加減乘除數的3級心算的功課,小記只覺心寒。但見她低頭,小手指憑空做吓計算動作,腦子裏按珠算形式排列的數字珠珠,跟對面攝影師哥哥的閃光燈一同閃呀閃,3分鐘未夠,30條數就宣布計完。玲玲謂:「平時做完數學試卷,大概可以覆卷兩、三次,夠鐘先交卷。」要有如此成績,平常一定要不停練習,其他小朋友最愛出數考媽咪,但玲玲就掉轉頭叫媽媽出數給她算,出到媽媽江郎才盡:「唔好再問我!我諗唔到數畀你計喇!」不過有個心算女兒倒很方便,勞氏一家去飲茶、超級市場買完東西,都會找玲玲即場覆數,免被搵笨!
比賽常客李芷蔚
早已知道繪畫比賽得獎常客,今年15歲的李芷蔚見慣大場面,無論電話訪問及見面時都口齒伶俐談笑風生,一副淡定有錢剩格。芷蔚兩歲就開始學畫畫,7歲已經懂得自己投稿到周刊的兒童畫廊,見過不少次報。最愛海報設計,認為小小一張海報,可將複雜的訊息傳到世界各地,且一睇就明。而13歲時為參加聯合國《和平之夢》海報設計比賽的作品,去年更給選為聯合國首日封圖案,且全球發行。「幅畫我花了三個星期,畫了十多二十個草稿,看了些關於人腦運作的書,再做埋資料搜集構思出來的。」問她哪來那麼多複雜的構思?原來除了去旅行、多看圖書外,芷蔚常會在畫室觀看其他同學的作品,或者到藝術館看畫展,而一個更常用的方法卻是:「老師教其他同學畫圖的時候,我都會靜靜雞聽埋一份,睇吓可唔可以套入自己張畫度。」
體藝活動最耍家
現在芷蔚不時會幫學校畫壁畫、畫感謝卡送給來賓,去年到國外留學,還有機會為學校話劇畫了張背景布幕。除了畫畫以外,芷蔚更愛彈鋼琴、唱歌、打網球和游水,閒來更會跟爸爸一起跑步練氣,密麻麻的行程表,李媽媽都說女兒「重忙過我」,加上中學生功課愈來愈複雜,不會成為壓力嗎?「不會,因為學的都是我喜歡的東西,學緊就當做玩,怎會有壓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