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醞釀,中航油卒能在本年初推出一套債務重組方案。正當債權人和債務人雙方圍繞債務重組方案展開角力之際,中航油前總裁陳久霖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訪問時所透露的一些情節,卻為重組計劃加添更多變數。
陳在訪問中透露,母公司中航油集團早於去年十月三日(中航油在十一月底向其上市地新加坡法院申請破產保護)便已知悉其投資虧損的情況。假若母公司當時能當機立斷下斬倉決定,實際虧損應不超一億美元。「然而,集團領導大部份在休假。九日,新加坡公司正式向集團提出書面緊急請示……然而直到十六日,集團才召開黨政聯席會議進行研究。」
此後陳在母公司的支持下更企圖尋求其他公司協助,以減低損失。英國石油公司(BP)後來提出了可把風險控制在二億美元之內的方案。
在關鍵時刻,當陳久霖向母公司領導請示時,總經理莢長斌卻因在黨校學習,並關上手機,加上母公司危機處理小組成員也都不接電話,一個為國家減低損失的機會就此被放過。
假若陳久霖所言屬實,對重組計劃可能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更重要的是,一向以來我們都以為母公司因缺乏誘因而疏於監管中航油的營運,從而判斷母公司也許根本不知其一舉一動。明顯地這判斷與事實不符。令人痛心的是休假和上黨校學習在母公司領導眼中,竟然比保存國有資產更重要。原因是領導們個人可從休假和上黨校中直接受惠,而花精力在保存國有資產上卻不一定會為他們帶來明顯利益。
可見無論國家如何下大力氣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只要產權不到位,國有資產只能不斷流失,全面私有化有必要火速地被提上議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