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振輝(左)與弟弟振榮去年在曼谷釣得兩條大魚。
撰文:冼麗婷
相片提供:翁振輝
七、八歲時候,當律師的爸爸帶我到天星碼頭釣魚,從此,我愛上釣魚。
長大後,我當了會計師,又做投資生意,喜歡出海釣魚。與釣魚的人接觸多了,我發現他們當中有不少「大話精」,最普遍的,是這些人會不斷炫耀自己怎樣釣得大魚,但被問及細節時卻無言以對,又或者說:「唔話得你知!」
………………………………
去年五月,我參加台灣觀光盃馬林拖釣大賽。比賽當天清晨五時在綠島出發,一位年近七十、懂得曆法、風向、水流的漁夫替我開船。他說在島的東邊有機會遇上大馬林魚(Marlin,又稱旗魚)。
我用兩條飛魚作餌,拖在水裏隨船移動,六時十五分,我遇到人生第一條巨大的馬林魚。大魚急劇擺動一百公斤的身軀,以如劍的喙追趕着飛魚,我匆匆鬆放魚絲,魚餌下沉之後,我嘗試再收緊魚絲,發現大魚真的吞下魚餌,牠被勾着了。
這時候,一條近三米長灰黑色的馬林魚,驚慌掙扎騰出水面,再跌下來激起巨大浪花,眼前情景令我呆住了。
大魚騰出水面三次,我緊握魚竿,絞動魚絲與二百多磅的對手角力。我不斷提醒自己要鎮定小心,千萬不要扯斷魚絲,耐心等待讓牠掙扎至累極…然而,大魚的力度明顯令我無法控制,五分鐘後,本來繃緊的魚絲一下子輕如羽毛,我心頓時涼了,發熱的耳朵聽着浪聲、馬達聲、老漁夫的責備聲。
………………………………
我失落地收回斷了的魚絲,在斷口發現是因為結綁做得不好;怒氣未消的老漁夫透過通話器向島上的人說我放走了大魚,他也失去二千五百港元的賞金。
回到岸上,有參賽者向我問好、有人問我釣大魚的技術問題、有人請我飲啤酒。我努力安慰自己,如果準備工夫做得好一點,故事的結果就可能會改寫。馬林魚走了,我也上了寶貴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