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一段日子,就會有一句「名人時語」流行。
最近將上「名人時語」流行榜首的,當屬曾蔭權先生那句「想壞心腸」。
從曾先生的原意理解,便是他身為人民公僕,平時埋首具體工作,為香港竭盡心力,那已是千頭萬緒,不專心致志,便完不成任務,不戰戰兢兢,便辜負了香港人的付託。
在這樣的心理狀況之下,再想甚麼去爭個特首做做,只怕心力交瘁,「想壞心腸」。
曾先生一番表白,或出於真心。只是「想壞心腸」四字很是精警,落在不同人的身上,可作不同演繹。
「想壞心腸」,可以作「專想壞心腸」解,也可作「思量別人有沒有壞心腸」解,還可作「朝思暮想,把心腸都想壞了」解,更可作「想有點壞心腸,但始終還是做不出來」解。
如此一來,「想壞心腸」就如朦朧詩句一般,充滿朦朧詩意,讓自以為是的讀詩人去理解和感動,左想右想,無端端把自己五臟六腑都想壞了,所謂「搜腸刮肚」,想出滿頭白髮,骨立形銷,那原作者,卻在旁邊看得樂透,笑你們這班儍蛋,將一句胡謅看得重似泰山,天下還有甚麼事情,比這還好玩?
曾蔭權先生行情看漲,據說是因為前些日子在澳門被胡主席召見時,獲得比其他人多了兩秒鐘的握手時間,這兩秒鐘,就變了「抓住不放」,別具深意,讓許多「想壞心腸」的人想壞了心腸。
那我也來想壞心腸一次,那便是胡主席用那「抓住不放」的兩秒鐘,來顯示他終於搞清楚了一個如何治理香港的謎團,那就是:與其欽點建華正統,不如利用港英餘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