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前年一意孤行攻打伊拉克,美歐關係陷入低潮。為修補關係,他到歐洲展開破冰之旅,周一在首站歐盟總部所在布魯塞爾發表重要演說,表明美國支持一個「強大歐洲」。這是首次有美國總統清晰支持歐洲統合,他迎合着歐洲大趨勢,拉攏歐洲跟美國合力推動全球自由,以實現他第二個任期要消除暴政的大外交目標,包括對付伊朗。
喬治布殊周一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ConcertNoble禮堂內發表演說。他表明歡迎歐洲統合,並視歐盟二十五個成員國是美國的夥伴而非敵人。他說:「歐洲和北美的聯合是新世紀的主要支柱,我們的頻繁貿易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我們的經濟和政治自由榜樣為貧窮和受壓迫的人帶來希望。」
為了化解分歧,與歐洲推動共同外交政策,他說「地球上沒有任何力量可永久分裂我們」,「今天美國和歐洲面對充滿機會的重大時刻,我們可再次攜手在充滿希望的路上創造歷史」,以擘劃出跨大西洋合作的新紀元。
在演說中,他敦促歐洲夥伴一起阻止伊朗核計劃。「我們正跟英國、法國和德國合作阻遏伊朗的核子野心,她們都堅持德黑蘭遵守國際條約。」但他在贊成歐洲用外交斡旋的同時,不排除向德黑蘭用武力。對付伊朗核問題,是歐美的一大分歧,但喬治布殊在講話中先表明尊重英法德三國的立場,顯示他在伊朗問題上,一改之前在攻打伊拉克問題上獨斷獨行的作風。
攻伊是歐美最大的決裂點,針對這個裂痕,他在演說中說:「隨着過去爭論的降溫,重要任務愈來愈清楚,我們一起展開跨大西洋統合的新年代,為世界最新的民主地方(伊拉克)提供實質政治、經濟和安全援助。」
對於中東和平進程,他相信巴勒斯坦立國後以巴問題可望解決,並希望歐洲提供協助:「一直以來,我們穩固的友誼對全球和平和繁榮起重要作用,沒有短暫的爭論、沒有過去政府的協議、沒有權力可分化我們,我們最大的機會和即時的目標是中東和平。」他又要求敍利亞從黎巴嫩撤軍;敍利亞總統巴沙爾已告訴阿拉伯聯盟即將採取行動撤軍。
由伊朗說到敍利亞,喬治布殊明顯一改第一個任期時不聽歐洲意見的作風,改用唇舌闡釋自己的外交方向,以求彼此達成共識。歐洲反應如何,暫時還未知道,但喬治布殊用善意修好,已擺明態度。
布魯塞爾是歐盟總部所在地,喬治布殊周二會到訪歐洲委員會,成為首位到訪歐洲委員會的美國總統。他此行還會跟反對攻伊的反戰鐵三角──法國總統希拉克、德國總理施羅德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
他周一講話後就先跟法國總統希拉克共晉晚餐,周三將轉到德國跟施羅德會面,周四再到斯洛伐克與普京會面。他說臨行前說過會藉着跟普京的私人交情,改善因互不信任而受損的關係。
美聯社/法新社/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