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民對於政府鼓勵生育的言論反應冷淡,有電台聽眾即時反駁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怪責政府管治能力弱,令市民不敢生育下一代,曾蔭權也承認,九七年後政經環境轉變對市民帶來心理影響。投資專家指出,養育子女成人,總開支起碼一百萬元。有社工說,生兒育女的財政和精神負擔極大,大部份低收入家庭最多只生兩個子女。
市民鄭先生昨日致電港台反駁曾蔭權稱,港人生育率低,主因是港府令市民失去信心,回歸後種種政策倒退,「香港人生育率低,因為政府畀唔到信心香港人,你睇教育幾差、民生幾差、就業幾差,後生仔讀完書冇嘢做,大學生畢業出嚟一片空白,邊個敢生仔?」
面對市民批評,曾蔭權歸咎於政治經濟環境,「金融風暴後市民生活壓力大,九七年後有好大政治改變,市民心理上不平復,(對生育率)有影響。」但他強調,生育率低是所有先進地方的社會現象,非香港獨有。
現時,父母要養育一個孩子實在所費不菲。正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龐愛蘭說:「養大一個仔女,最基本都要一百萬,如果要讀國際學校,或者出外留學,就隨時要三百萬。」她建議父母考慮生育前,先檢討財政儲備,每誕下一名嬰兒之前,最少應有額外五萬元積蓄。
傳統上,低收入家庭的生育率相對較高,不過在今日的香港,申領綜援的家庭也很少生育多於兩名子女。社區組織協會幹事霍天雯說,低下階層收入有限,而且普遍工作時間很長,欠缺足夠時間照顧子女,沒有能力養育太多子女,「我哋接觸過嘅家庭,啲父母連自己都搞唔掂,重點生得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