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推出的4個支援中小企基金反應良好,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估計,有關資金至年中將耗盡。有工商界希望政府繼續撥款,使基金成為長期支援中小企的政策;但有學者認為,應該選擇性資助。
基金至1月底的使用率達82%,當中信貸保證計劃共批出信貸保證額54.15億元(政府給予最高擔保額66億元),受惠企業6641家,壞帳率1.5%;市場推廣基金批出資助額4.49億元,共12699宗;最受歡迎的培訓基金批出1.84億元,受惠企業24289家;發展支援基金則批出8431萬元(以團體商會為申請單位)。後3個基金的資助上限為9億元。
香港中小企委員會成員、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劉展灦稱,委員會上月底開會檢討基金運作,大會共識認為,4個基金對中小企有幫助,希望政府能增加撥款繼續資助,但最終看政府的財政資源能否配合。
香港中小企業總會主席陳山河認同,中小企基金對他們幫助很大,本港雖經濟復甦,但主要是服務及地產業受惠,製造業仍需要支持,特別是對高新科技支援不足。
此外,中小企跟內地經濟整合,需培訓員工認識簡體字、普通話,他希望政府能增加撥款,視扶持中小企為一個長遠政策。他指出,中小企覆蓋廣泛支持本港80%工商業發展,「中小企發展對個個都好」,他建議將基金改名為社會工商業發展基金。
不過,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副教授曾淵滄則認為,中小企信貸保證計劃政府只作擔保,中小企仍需還錢,因此可繼續進行;但其他資助基金則宜選擇一些具創意的企業;至於培訓基金,由於政府已有同類型贊助基金,不用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