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樓下單位天花板滲水<br>公屋改動水管「冇王管」

導致樓下單位天花板滲水
公屋改動水管「冇王管」

元朗朗屏邨有公屋住戶將水管由牆身改由地板下通過後,樓下單位天花板便接連發生滲水事件,弄致狼狽非常。負責的管理公司指,目前無條例監管住戶改動水管位置,只能勸喻有關住戶更正。

「我哋一家五口喺度食緊飯,無端端聽到滴答嘅水聲,我老婆岳高頭睇,先至發現天花板滲水滲得好犀利,四邊濕晒,重不斷滴水,惟有總動員一家去抹水,飯都食唔到,好淒涼!」
住在朗屏邨錦屏樓一公屋單位已六年的陳先生,自去年底他樓上單位進行室內裝修工程後,家中長期受滲水之苦。

擅改食水管藏於地底
陳先生稱,其單位的天花板去年底首次發生滲水,他當時曾到樓上單位視察,發現有工人在裝修期間,將原本裝置於牆身的食水管,改藏在地板下。他見這情況恐會再波及其單位,於是向管理公司投訴,要求有關戶主還原食水管位置。
負責該大廈管理的職員視察情況後,只向他表示:「總之樓上單位整到唔漏水就得。」他無奈接受。至上月及本月四日及六日,他單位廳中天花板接連出現滲水,其中二月四日的一次,更令整個天花板濕透,牆邊不斷滴水,一家人要總動員抹水。
他不滿管理公司縱容住戶任意改動屋內裝置,影響其他住戶。

沒條例禁止改「暗喉」
管理朗屏邨的國華管理有限公司,屋邨事務經理回覆本報提問時表示,住戶陳先生樓上單位的水喉確是改藏地下,導致有一次天花板漏水事件。他指,通常水管由牆身「過」,但有人會認為有礙外觀,於是改為地下「過」。故此,相信上述單位的改動可能「做得唔好」,以致出現滲漏情況。
陳經理續表示,目前沒有房屋條例不准住戶改行「暗喉」,故只能出信提醒有關住戶盡快更正為明喉。由於有關住戶不在香港,要待對方返港後才可跟進。(○二一四○六一)

意見:改地底喉會破壞防水層
私人執業的工程監督師詹濟南指出,將食水管改行地下,在安裝過程中,裝修工人因要鑿開地下石屎,有機會破壞了防水層,當鋪好後使用時,如洗地時有積水,甚或喉管有破漏,水便會滲落樓下單位天花板。據他經驗所知,一般公屋單位多行「明喉」,除非住戶自行改動,否則食水管較少在地板下「走」,相信有關住戶可能想住所較為美觀及增加室內可用空間。他表示,如要一勞永逸,上述的樓上單位應拆除喉管後,再重鋪防水層,才可改善滲水情況。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

天花板四邊濕透(深色位置),並且有滴水。
讀者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