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日本的外長與防長,前天在華盛頓舉行「二加二」會談,據《華盛頓郵報》在會談前取得的會議聯合聲明草案,聲明指台海和朝鮮半島是「區內難預測的不穩定因素」,確保這兩個熱點的安全,是美日「共同戰略目標」。這是日本首次作這樣的宣示,這意味美日對安保條約作重大修正。上周五,美國國務卿賴斯對《華盛頓郵報》的這項報道沒有否認,只重申台海和平是美國的關注所在。
美日雙方在一九九六年四月發表「美日安保共同宣言」,次年修訂完成「美日安保防衞新指南」。「新指南」提到日本「周邊事態」安全,指這是「事態概念」,而不是「地理概念」。所謂「事態概念」,是指日本對其周邊,即日本的外海與空域,所發生的事態,只作為事態概念而予以關注,但不將之視為地理概念而認為日本須予以防衞。這次將台海和朝鮮半島,列為美日的「共同戰略目標」,是一項很大的轉變,它意味着一旦美軍涉入朝鮮半島和台海戰爭時,日本可能無法避免地要給予軍事支持。
日本的國防戰略,近年已逐漸出現質的轉變。二○○三年八月,日本內閣通過「防衞白皮書」表明,日本本土今後遭受大規模登陸攻擊的可能性很低,未來因應的戰爭是大規模殺傷武器、彈道導彈和恐怖攻擊,所以日本決定將國防政策從過去的「專守防衞」調整為「阻嚇反應」。這項戰略轉變意味着日本自衞隊已把原本的防衞範圍,從本土擴展到周邊外海和空域。
接着,日本國會又通過「自衞隊法修正案」等三個法案,規定日本不再局限於遭受軍事攻擊時才得以動用自衞隊防衞,只要出現「預測事態」,也就是推斷有他國威脅日本安全的事態,日本首相即可召集內閣會議不經國會向自衞隊下令出兵。
這些調整,使日本參與境外軍事行動的自主權擴增。參與伊拉克的行動,屬小試鋒芒。而這次將台海和朝鮮半島納入美日共同戰略目標的舉動,或許是正式宣告,日本將在國際特別是在亞洲的安全上扮演重要的甚至關鍵的角色。
美日將台海和朝鮮半島視為「共同戰略目標」,並不表示美日會支持台獨,而只表示美日關注這兩個熱點,不希望會發生戰事,並表示美日會以軍事力量維繫不穩定地區的安全。
賴斯表明美國不希望海峽兩岸有任何一方面要片面改變現狀,日本也視中國為「友好國家」,但美國與日本都認為中國與北朝鮮「深不可測」,原因是這兩個國家都是共產黨一黨專政的國家。
領導人可以說一萬句「愛好和平」的話,但對外採取任何軍事行動都既不需要國會授權,也不會有獨立、自由的媒體予以披露。從國內政治到對外行動的決策都是「黑箱作業」,而且國內沒有任何制衡的力量。
就以最近談得較多的「反分裂國家法」來說,到底條文會怎麼訂,外界無人得知,美國也搞不清楚這是一個和平的法還是一個戰爭的法。
在這樣的背景下,因此,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戈斯最近在參院表示,北京軍事現代化,令台海局勢失去平衡,這大概是「二加二」聯合聲明的主要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