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自去年年中開始加息,至今加息6次,合共1.5厘,但香港並未跟隨加息。近期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卻多番表示香港利率與美國脫節,一旦資金撤出香港,銀行可能會大幅追加利息,而銀行現時的「零按揭」甚為進取,借款人的供款力亦令其憂慮。任總的警告可能是善意的,但筆者對其看法甚有保留。
香港是個全球公認的自由市場,是資金流入的主要原因,政府只要維持市場的自由,而規例愈少愈好,則市場的功能將最有效發揮。97年後香港經歷了慘痛的經驗,便是「八萬五政策」如刀一般架在自由市場的咽喉,政府年前放下這把「干預之刀」,香港重現活力,便是自由市場再度發揮正常功能。
現時大家所見的情況,即任總所言的東西,都是自由市場的現象,何須憂慮?若銀行結餘下跌,港息自會調升,不過港息仍處低水平,且在上次減息周期中,港息起碼少減3/4厘,若要追加利息,亦不會是大幅加息,而資金流走只是個假設,香港市場機會多,誰能說資金不會再大幅流入香港?到時港息更不可能隨美國加息。
至於「零按揭」現象,已非始於今天,銀行會為借款人安排按揭保險,銀行大體上仍維持七成按揭。按揭成數只與抵押品的風險有關,借款人的還款能力是另一個信貸範疇,是比抵押品更重要的範疇。希望任總的講話只作提醒之用,並非為推行行政指令鋪路,破壞自由市場的運作。
(本欄逢周一刊出)
冠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