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淡季遠行 - 鄧達智

不是淡季遠行 - 鄧達智

Sogo百貨十一樓本來專賣日本書籍及雜誌的日文書店,先前裝修,增加了SogoClub,書店亦增加了台灣圖書,讓讀書人添加選擇。
害怕購物,只因收手困難,Shopshopshoptillyoudrop(買到你死)的街坊名句起源有因:最難忍受書本雜誌唱片電影光碟的引誘。眼前小書名字吸引,《淡季遠行》。
淡季出門是在下最愛的旅行方式,愛它淡漠寂寥。作者選名未必全為淡季,或許只為她自己的名字:「吳淡如」的淡。書買回來,慘!如何讀完?最怕美女俊男作者不斷將自己照片當作插圖陪襯文字,喧賓奪主,你以為在讀人家旅行自拍照相簿;作者漂亮還勉強收貨,撞個平凡板硬更添諸多作狀的作者,一面看一面胸口作悶,十二分難受。就似近期各式報章不斷狂捧台灣名模林志玲,奇怪?這樣普通,如此通俗的臉孔跟珍珠奶茶接近,喝多三五杯老早投降;一眾編輯猶似被買通,天天強迫讀者眼睛受難。從前香港也有幾本旅行雜誌,見內頁圖片作者不斷推銷自己尊容,不單止,更要附加父母、愛人、子女的圖片;以為讀作者合家旅行記錄。如此不專業,作者放棄,出版商當然也投降。

台灣作者一般文字不會差,母語教育的功勞,亦托賴過去政府成功控制的社會表面和諧。《淡季遠行》的文字同樣擁有台灣式溫文細緻,圖片漂亮,印刷精美;除了上述作者介紹自己照片不多不應強迫讀者不斷欣賞尊容的短處,着實是一本不錯的旅行導讀。讀落當發現與淡季無關,就是一本透露不來出門上路心靈感受季節淡漠的旅遊經驗。
幾乎失笑,作者寫到威尼斯:「步下嘆息橋,看完所有美術館,彷彿為了補償我的孤單感,我走進聖馬可廣場附近的Gucci,一口氣買了兩個皮包,像個日本觀光客那樣大包小包的走回旅館……」淡季的威尼斯如何與貴價Gucci皮包碰撞?不過不少市井女人就喜歡這種自以為超世出塵的假感覺;內地尤其大城市的女士最為熱衷。
相傳吳淡如小姐在台灣是成功的,在大陸也應該很有市場,但《淡季遠行》的淡只是傳統台灣式瓊瑤無病呻吟口吻,失卻淡季出門猶似鬼影掠過,一個人在異國嚴冬白茫茫大地無牽無掛的旅途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