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南部的美索不達米亞濕地,孕育了豐富的自然生態與古文明,是學者眼中的西方文明搖籃,以及《聖經》中伊甸園的所在地。伊拉克前總統侯賽因主政時卻大興土木,令這片沃土變成沙漠。他倒台後,伊拉克人和國際專家重新引水灌地,令美索不達米亞濕地局部重現生機,但已難全面回復舊觀。
在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兩大水源孕育下,這塊二萬零七百平方公里大的平原濕地,曾經是幾百種魚鳥之家,肥沃的土地滋生了五千多年沼澤阿拉伯人文化,當地的農業文明又曾令古代西方文明提升至新水平。而且,不少學者相信這塊濕地正是《聖經》的伊甸園所在地,阿當和夏娃就是在這裏無邪地赤身相向、後來偷吃禁果。
這片古老的人間天堂,侯賽因沒有珍惜。為了懲罰反對他統治的什葉派沼澤阿拉伯人,為了保留水源給河上游的城市,他於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之後下令抽乾濕地。經過八年大興土木修築水壩,濕地水源被截斷,超過九成濕地乾涸。
美國杜克大學的濕地專家理查森說,這是「生態與人道災難」。濕地乾涸後土地鹽份和硒污染大增,露出的沉積物隨風吹起,形成沙塵暴。多種食用本地魚差不多滅絕,剩下最多的是沼澤阿拉伯人不吃的塘虱。在濕地棲息的鳥類品種,到理查森初次來考察時,已變得「隻手可數」。依賴濕地生態的五十萬居民流離失所。
侯賽因前年被美國揮軍推翻後,農民隨即破壞水壩重新引水,令濕地生機再現。據理查森領導的研究和修復濕地國際專家小組考察,已有兩成濕地恢復昔日狀態,數以千計塘鵝、鸕鶿和涉禽,以至流徙的居民,都已重返故土。但理查森說,濕地難望全面回復舊觀:「當地人都不預期會全面修復。」濕地水源主要來自鄰國土耳其和伊朗的高山融雪,土耳其卻正在上游進行改道工程,伊朗正在修築的水壩,也截斷部份邊境濕地的水源。不過,他認為只要修復三成濕地,已足夠營造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
美聯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