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國不少球迷來說,「明星賽周末」是一個普天同慶的大日子;但對幾乎由細到大都會追看(我甚至為睇明星賽而試過詐病,不過請勿效法)明星賽的我來說,這已變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活動。
今年與不少行家談到這話題,大家的看法都差不多。對不少老將來說,明星賽反而是負累,令他們沒有了一個在季中難得的長假期;好像今年罕有地沒入選的傑特,就說趁此機會一家大小到墨西哥度假。對一班小將來說,明星賽也不再是甚麼無上的光榮。
因沒有了光榮感去推動,令我們這班坐在球場邊的行家看到的,變成球星進攻不認真,更不會防守的「表演秀」。大家會記得柏賓在明星賽中那種要證明自己是一哥的精采表現;奧尼爾當年轟開大衞羅賓遜入樽;佐敦最後一屆的「FadeawayLastShot」。但之後呢?
正因我們採訪時,直接感受到那種「不認真」;才會有點意興闌珊的感覺。沒錯,在這裏有二十四個球星,但當中有哪個像格蘭希爾一樣,會「感恩」並且「以努力回饋球迷」。幸好今年的入樽賽可算是近十年最好看的一屆,才為近來愈來愈「雞肋」的明星賽爭回不少分數。
明天早上又有機會和世界各地的傳媒打波,之後就到真正的戲肉──明星賽,希望見到的是一齣精采的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