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召開會議委員憂淪「吹水會」<br>政府拒強制執行扶貧會建議

首次召開會議委員憂淪「吹水會」
政府拒強制執行扶貧會建議

【本報訊】由財政司司長唐英年領導的扶貧委員會昨日舉行首次會議,初步計劃以多項社會參考指標取代貧窮線;有委員擔心委員會淪為「吹水會」,在會上要求明文規定政府執行委員會的建議,但遭與會的政府官員否決。該委員會成員將於下月初到訪天水圍,了解該區人士的需要。

以多指標代貧窮線
唐英年會後表示,委員會的職責是協調政府現行的扶貧工作,推動自力更生及減少跨代貧窮,工作將以社區為本,委員會將進行研究,釐清服務對象。他又稱,不能以單一指標界定及量度巿民的需要,研究利用一系列社會參考指標量度本港的貧窮情況,「呢條唔係一條死咕咕嘅線,而係多種不同服務目標嘅線。」委員會成員馮檢基則認為,有必要用一條線去界定貧窮,但若有其他標準指標可以減輕貧窮,他覺得可以接受。
該委員會將於下月七日探訪天水圍,與官方機構、非政府組織及服務使用者會面,了解不同社區人士的需要,重點協助有需要人士;委員會將於四月中舉行第二次會議,優先討論如何防止跨代貧窮,其間會研究制訂貧窮的參考指標,會議概要將上網供公眾參考。

建議能否落實成疑
委員會成員之一何喜華在會後稱,為確保委員會的建議獲得落實,在會上要求明文規定政府部門執行,但遭政府官員否決,「我提出話加埋『建議交由政府部門執行』,但係佢哋(政府官員)都唔肯,我唔想個會變成為吹水會。」
委員之一的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表示,下次會議將針對不同社群的需要;狄志遠則希望中央政策組把沒有領取綜援及沒有收入的長者,納入為研究對象。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鄧爾邦則呼籲扶貧委員會必須讓邊緣人士在教育、房屋、衞生服務及僱傭範疇有平等參與機會。

民間關注扶貧聯席二十多名代表,昨到政府總部請願,希望扶貧委員會不會淪為政治花瓶。 張家俊攝

唐英年表示,下月會落區聽取民意。 韋志滿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