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利控股(419)獲注入內地傳媒業務,使股價勁升兩倍,是注資的效果,也是對傳媒前景的憧憬。
透過大股東的安排,友利以5.5億元購入一項內地傳媒相關業務公司權益50%,所付代價不涉及現金,代價包括:1發行新股30.46億股,每股作價4.9仙;2發行新股27億股,每股作價4.2仙;3可換股票據2.87億元。
可換股票據5年期,不計息,但其後將按本港最優惠利率計算,票據可隨時換股58.63億股,相當於現有股份(包括上述1及2項)179%,此項票據發予現有大股東,理論上到期應以現金贖回(若未換股),但實際到期日應是注入公司的累積盈利達到5.5億元。
換言之,該等公司貢獻未達5.5億元之前,只可換股,即使滿5年,也不能要求贖回,如不換股,可於該等公司貢獻累積達5.5億元,才能要求以現金贖回,這種規定,對小股東公平,限制大股東套現。
收購代價相當於協定的PE9.17倍,即是完成收購後,該等公司所提供的目標溢利約為6000萬元,但可以按純利作出調整,而代價則不少於3.666億元。
必須留意的,目標溢利並非是傳媒業務公司的預測溢利,因而財務顧問及會計師可能對目標溢利有所保留,故不能視作預測溢利,事實上,該等公司亦未提供往績參考,只知業務為電視劇製作、電影製作、廣告製作及代理等,據報,過去曾製作電影《臥虎藏龍》,而計劃中開拍新片為《赤壁之戰》(由吳宇森擔任導演),電視劇年產量為1千集,以及為海南一衞星電視頻道提供24小時電視節目及廣告業務(不包括新聞)。
友利這項注資或係收購,業績並不明朗,表面上PE是9.17倍,但實際可能較高,目前並無資料可供估計,但從另一角度分析,友利的資產值不過6350萬元或每股低於2仙,去年上半年虧損30萬元,03年虧損7000萬元,而能以4.2仙以上發行新股,也是財技的表現。市場印象是看好內地傳媒有關業務,但友利股價應值多少,外人難以估計,曾炒高至15.5仙,現價14.5仙,如參與買賣,應以短炒為主。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