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作家之死 - 李登

劇作家之死 - 李登

有一回看完了《推銷員之死》,阿瑟米勒告訴主角BrianDennehy他說漏了對白。哪有?米勒說有,在酒吧那場戲他落了一個"Oh"字。
米勒是這齣話劇的原作者,當然希望一字一句不掉,原原本本都搬上戲台去,倒想不到他連一個"Oh"也憋不住要爭。早年我的編劇搭檔方令正,劇本讓導演七刪八改之後,倒只能苦笑道:「我光有一句對白能留下來:『別動,舉手!』」。落了的又何止一個"Oh"。
米勒走了,他的時代告終,讓戲迷懷念的卻似乎只有一齣《推銷員之死》。看過他的原作,看過德斯汀荷夫曼主演的電影版本,看過從他原劇改編過來的《妒燄飛灰》(TheCrucible),我覺得全部悶出鳥來。還有《亂點鴛鴦譜》(TheMisfits),電影裏最動人的就光是米勒的太太瑪莉蓮夢露。當年兩人共諧連理,有人比喻為天才與美麗的結合。
米勒也許是天才,作品倒不對我的胃口,我比較喜歡田納西威廉斯。他的《玫瑰紋身》、《玻璃動物園》、《大蜥蜴之夜》、《奧菲爾下凡》、《熱鐵皮屋頂上的貓》都給改編成電影,都有勁兒多了。
二十三歲那年,他跟一個浪蕩的女同學初試雲雨情,事後對朋友說:那感覺是"fuckingtheSuezCanal"。《推銷員之死》肯定沒這類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