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工作直接扶貧

     提供工作直接扶貧

盧樹芬

特首董建華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宣布成立扶貧委員會,該委員會在二月已正式面世和運作,希望委員會不要又落入思維流於「高、大、空」,建議總是「閉門造車」之作,甚至成為政治爭鬥,加深階級對立的工具。
香港作為一個經濟發達的國際大都會,卻同時淪為貧富懸殊最嚴重的城市之一,作為香港市民的一分子,實在難以接受這個令人羞愧的事實!
其實,香港政府一直有許多渠道讓社福界透過各種計劃去協助弱勢社群。但這些寶貴資源卻可能在不知不覺間,成為社福界利用冠冕堂皇的計劃來謀生的工具,他們向政府爭取資源開展計劃後,資金都花在薪津上,另有部份用在研討、調查、小組或文康性活動經費,及各項行政開支。弱勢社群得到的只是一些「專業服務」:探討中年失業人士為何無法找到工作;提供培訓、轉介、和心靈輔導。其實,當中不少問題是大家都明瞭箇中因由的社會問題,不能單憑社工幾句說話便藥到病除。
要扶貧最簡單直接是為這些人提供工作,因此,扶貧委員會首要任務是公開現時各種資助計劃的成效和撥款制度,讓全港市民一起評價我們的公帑是否用得其所。
另一方面,「委員會」必須檢討現時的綜援制度。因為綜援制度的設立原意是一個救急扶危的安全網,必須杜絕詐騙公帑的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