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民工荒趨嚴重 招工市場冷清

廣東民工荒趨嚴重 招工市場冷清

春節過後,珠三角地區的「民工荒」現象愈來愈嚴重,甚至連西北的蘭州也出現「有工沒人做」情況。雖然廣東省今年已不再限制新到的外省民工在春節後到粵求職,但是在剛過去的年初一至初八,乘火車返回廣州的民工人數較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七點六;而在廣州、佛山等地的勞務巿場和職業轉介中心,甚至只有寥寥十數人求職,門可羅雀。

內地「黃金周」假期在本周三的年初八結束,大部份企業恢復正常運作,在往年此時,珠三角的城巿都應出現第一次見工高峯,但今年卻冷冷清清。在佛山巿禪城、南海多個勞務市場和職介中心,多的只有幾百人前來見工,少的甚至不足二十人。一名到職介中心進行現場招聘的鞋廠老闆表示,原想在年初八招到一百人,但結果只招到五人,企業生產受到影響。

提高津貼加花紅吸引工人
佛山市生產力促進中心的最新統計顯示,今年春節前後到該中心登記要求招聘普通工人的企業有一百多家,較往年增加二成五,空缺超過五千個。但是最近數天到該中心登記找工作的民工人數,只及去年的一半,預計企業招工難的問題稍後會更加嚴重。佛山鎮安工業區一家電單車配件廠的人事主管表示,雖然前來面試的人很多,但真正符合他們要求的熟練工人太少。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李秀恆對本報表示,他在東莞的工廠約僱有二千人,以往也有百分五的空缺,今年春節後不少工人回鄉後不再回來,預算將有兩成工人流失。對於東莞巿下月起將每月最低工資標準,由原來的四百五十元調整至五百七十四元,他指這對一般港商影響不大,因為大部份港資企業的工人工資皆高於此標準。為招攬更多工人,他將為成功介紹同鄉到其工廠工作的工人發放獎金,並提高工人的津貼,以及在「年終雙糧」的基礎上再額外增加半個月的花紅。

民工荒現象蔓延至粵山區
民工荒現象甚至已從珠三角蔓延至廣東省山區。粵西的肇慶巿德慶縣,近年接收了不少珠三角的勞工密集企業,目前全縣的工作空缺已近一萬多個。該縣要遠赴廣西、貴州等地舉辦招聘會,並對成功組織工人到當地企業工作的仲介單位或個人,發放每名工人五十元為標準的獎勵金。
《信息時報》/《羊城晚報》/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