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理 - 蔡瀾

道 理 - 蔡瀾

如果我有兒女,一定會鼓勵他們走進電影這一行。
第一、電影始終是一個夢工場,源源不絕的幻想,都能以形象表現出來。
第二、幹電影的人,腦筋會被訓練得非常靈活。這不行,就做那;那走不通?又預先安排了另一個選擇。
第三、接觸到的層面最廣。不管是燈光、攝影、服裝、道具等等,每一個細節都是一門獨有的學問。
第四、完成至上映,只有很短的一段時間,宣傳上的快速,不是其他行業趕得上。
第五、也是最吸引人的,是變化多端。曾經問過一個搭布景的員工,說建築工人的薪金已經有你的兩倍,為甚麼不改行?他回答說:「我在外面搭房子,一年才搭一座;我在片場裏,一個星期有一座不同的。」

做過電影之後,要應付比較它刻板的工作,就輕而易舉了,生存下來,容易得多。
所謂的狡兔三窟,電影人最拿手。他們對付的不止是人,而是天。
天晴了出外景,一陰就搬進片場或室內,這是基本的學習,再下去,就算下雨,戶外工作也不能停止,老導演會教你:「打着傘,拍演員的特寫好了。」
導演們為了要求更好,每一秒鐘都在改變主意,跟着他的那群人,不管任何環境或約束,都要幫助他達到目的。朝九晚五的上司,怎麼刁難,也不會麻煩過電影導演。
唯一的毛病,是上癮後,下不了舞台,以為光輝是永遠的,一直依戀下去,至到潦倒為止。
一切工作,都是一樣吧?我們做人,總得培養其他興趣,研究深了成為專家,這份工不打,做別的。不斷自我增值,才是最終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