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滿區內學校選擇少<br>小一校網劃分被轟僵化

家長不滿區內學校選擇少
小一校網劃分被轟僵化

現行小一派位機制,學生如在首輪自行分配學位及次輪統一派位甲部的可跨區選校階段落空,學生只能等候統一派位乙部,即在所住區域的校網內等待分配學位。居住元朗八鄉家長不滿,該區校網內只得五間村校,「有選擇等如冇選擇」。有關注教育政策的團體批評,教統局劃分校網未配合時宜,制度僵化。

不滿小一派位校網劃分的梁太稱,她女兒今年九月將升讀小一,去年參加教育統籌局小一派位機制分配學位。由於她女兒在去年十一月的首輪「自行分配學位」落空,須等候本年六月四日公布的第二輪「統一派位」。

比其他校網選擇少
梁太埋怨,第二輪派位分開甲乙兩部份,甲部的學額只佔首輪餘下50%學額的一成,如在這部份再落空,她女兒只能夠等候乙部份派位,這時學童只可選擇所住區域內所屬校網學校。她居住元朗八鄉,該區域屬於第75校網,只得五間學校選擇,相較其他校網有十多至三十間為少,局限了選擇權。
「首輪落選咗之後,我個女分分鐘等到統一派位乙部……但係八鄉呢區只得五間村校選擇,有得揀等如冇得揀。」她認為八鄉的校網應納入元朗區份,令學童有較多選擇。

校網根據地域劃分
教育統籌局新聞及公共關係組函覆本報表示,小一學校網基本上是根據地域分區、官立及資助小學的分布等因素劃分。為方便學童在其就近地區上學,全港共劃分為四十多個小一校網。在2005年度小一入學,第75校網共有五間小學。該局每年均會因應最新情況檢討小一校網,在檢討2006年度小一校網時,會詳細考慮梁太的意見。(○一二六○六四)

意見:彈性調節學校數目
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批評,有關校網範圍的劃分十分僵化,「教統局應該跟隨校網內嘅人口、學校數目、種類嘅變化而作出調節。」
張民炳質疑,教統局應彈性處理校網內學校的選擇數目,例如將另一校網區的學校撥一部份於這些少數目選擇的校網內,讓家長及學童有較平均的選擇,否則情況有如:「表面有得揀,實際冇得揀!」
如果有學童及家長,處於學校數目選擇較少的校網區內,權益在某程度上會受到損害。

話你知:小一入學分兩階段
現行小一入學機制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兩階段。首階段「自行分配學位」,每間小學約50%的小一學額,供任何學校網的學童申請。
第二階段「統一派位」,是供首輪未獲自行分配學位的學童參與,每間小學約提供50%的小一學額。
統一派位的學校選擇分為不受校網限制(甲部)及住址所屬校網(乙部)兩部份,家長可在甲部選擇不超過三間於任何校網的小學,而乙部則須選擇其所屬校網內的小學。教統局提供資料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

教統局網頁內顯示,第75校網內只有五間學校可供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