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集團(2888)年初為高價收購韓國第一銀行而下跌,其後則因股權可能變動而急升,兩項消息令渣打股價波動達10%以上,但以股權變動的消息刺激較大,其實所謂股權變動,亦不過是邱德拔遺產所持渣打13%的可能出售,即使是較大股東,也不一定可以動搖現有管理層,隨着業績發表,股價已回軟。
去年渣打業績增44%至14.79億元美元(下同),每股盈利1.25元,股息57.5仙,增10.5%。
渣打是國際性銀行,但於各地區作選擇性投資,嚴格來說,只是地區性銀行,不過投資地區較多而已,這種選擇性投資方式,有利有弊,除非全球經濟向好,否則難獲較佳增長,從另一角度看,若某些地區表現較差,其他地區可提供平衡作用。
去年渣打增長強勁,主要是呆壞帳準備大減60%的影響,以未計準備前經營盈利計,增幅只有13%,表現並非突出。淨利息收入增6.7%,非利息收入增23%,這是銀行經營的趨勢,倚賴非利息收入。支出則增13%,成本對收入比率企於53%以上,仍是相當高水平。
呆壞帳準備大減,主要是香港、印度及亞太區其他地方,減幅均達60%水平,而歐美兩地更出現淨撥回,總準備較上年減少3.22億元,香港已減1.8億元,是具影響力的地區。
以稅前盈利計,香港貢獻6.29億元,增長45.6%,所佔比率由27.8%升至29.1%,為最大盈利來源地區,而香港的增長,也是來自呆壞帳大減,不計呆壞帳,香港的經營盈利只增2.3%,亞太區其他地方的貢獻佔12.3%,新加坡佔11.7%,非洲、中東及南亞以至印度,所佔比重在9%至9.9%之間,其他地區貢獻則在8%以下。
除香港及新加坡外,渣打主要投資於發展中地區,其中非洲增長達40%,當地息差由6.7%升至7.6%,印度則跌15%(未計準備),息差則由4%跌至3.6%,於香港,息差也由2.4%跌至2.2%。
近期收購韓國第一銀行,是已發展成熟地區,但可能仍有發展空間,息差受限制已是肯定,今年業績,將無準備減少的貢獻,若有較佳增長,也是會計準則的貢獻,經營將會平平,現價146元,PE14.8倍,息率3厘,條件一般,渣打的數據,對其他銀行業績的啟示作用,只限於香港區業績。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