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想談一談外滙。不少投資者對於美元近日的走勢,都抱有前景不明的態度,因為直至去年年底,美元已是一沉3載,當全世界的投資者幾乎一致看淡美元前景的時候,美元踏入今年後的表現卻比想像中強勁得多。這是否代表「相反理論」又再應驗,即是當全世界一致看好或看淡某投資工具時,走勢通常都會出現事與願違的情況,而這1次是應驗在美元身上?
近期看淡美元的研究報告可謂多不勝數,多間外資證券行都對美元的後市極為看淡,就算覺得美元能在短期內喘定,他們都深信長遠而言美元會再度下試低位,當中更有部份大行相信,美元兌日圓會低見95的水平,而歐元亦可望在今年內高見1.40美元關口。
除了外資大行對美元的前景不看好外,一些美國富豪亦看淡美元的後市。其中繼股神畢菲特後,微軟主席蓋茨便公開宣布沽出美元。
不過,無論這些外資大行如何聲嘶力竭地唱淡美元,美元的走勢在近日均沒有回軟的迹象,兌日圓更一度高見106的水平,歐元兌美元亦在1.30的關口上見舉步維艱。
當然,我不認所有人都看錯美元的走勢,尤其是看淡美元的,幾乎全是在全球金融市場上舉足輕重的人,但美元至今仍未出現大幅回吐,當中必定有其原因。
在經過細心思考後,我得出了以下幾個看法。
第一、全球貨幣只有美息是處於加息周期當中,這趨勢促使一些外滙投機者沽空美元的成本不斷增加,令這些去年不斷沽空美元的人士,不得不將沽盤收斂,從而令推低美元的力量大減。
當然,由於美國的雙赤問題仍然嚴重,這仍會成為投機者沽空美元的藉口,但如果除了美息上升外,其他貨幣的息口長期維持不變,這只會令投資者推低美元的成本不斷上升,從而減低美元下跌的力度。
第二、美國的經濟表現明顯較歐洲理想,這無疑為美元帶來一定支持,從而抵銷了雙赤問題對美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事實上,如果歐洲的經濟表現未能出現突破,這將會令市場投資者吸納歐元時產生疑慮,從而亦減低了美元的沽壓。
最後,現時市場對美元看淡的另一原因,主要是他們相信各國央行會相繼減低美元資產的持有比重,但至今仍未有一家央行真的積極地作出這樣的減持美元行動。
事實上,由於各國央行的貨幣資產持有的比重,當中總會涉及政治因素,所以各國央行會否真的如市場所願般減持美元在外滙儲備中的比重,實在難以估計,這亦是美元「空軍」所面對的另一隱憂。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