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美股走勢還看債息

陸叔理財:美股走勢還看債息

不少投資者都有一個疑問,就是早前港股的大幅調整,主要是因為市場憂心美元轉強會令資金流走所致,但為何近日美元持續強勢及聯儲局提高美息0.25厘,港美兩地股市仍不跌反升?
若從表面分析,大家可能認為市場已消化上述不利於股市的消息,在不明朗因素消除下,有利股市造好。然而,我相信這只是其中一個解釋而已,實際上背後是有其玄機。
首先,美元的強弱,對港美兩地股市的實質影響其實甚有限,就美股而言,美元的輕微呈強,雖然有礙貿易的改善,但卻有利提升美元資產的吸引力,因此,只要美元的走勢仍在市場所預期的波幅內上落,反而更有利美股走勢。

影響融資成本
至於港股方面,去年美元偏弱,無疑令美元以外資金購買港股的成本可減低,因而引來不少資金流入本地股市。不過,情況發展至後期,資金持續流入的誘因已不在於港股成本的平貴,反而是人民幣會否升值。所以後期美元的強弱,對港股的影響其實已不大。
反而值得留意是「美息」去向。不過我們需要留意的並不是聯儲局所調升的聯邦儲備利率,而是美國國庫債券長債息率。理論上,美國利率上升,會令債券價格下跌,導致債券孳息率向上(尤其是長債孳息率)。大家不要看輕長債孳息的影響力,因為美國不少企業發債或向外融資,所參考的利率並不是一般銀行利率,而是長債孳息率。若果長債孳息率跟隨聯邦基金利率上升,無疑增加企業的融資及市場投資資金的借貸成本,對企業盈利及股市都帶來不利影響。問題是,儘管早前聯儲局調升利率0.25厘,但美國長債不升反跌,因而對股市帶來了利好的刺激。究其原因,這與美國以外的資金增持美債有關。

孳息穩股市穩
就以亞洲區為例,早前人民幣升值甚囂塵上,但G7峯會後,中央已重申表明維持人民幣穩定的重要。既然人民幣短期內不會升值,區內國家為了保持出口的競爭力(與中國比較),不得不壓抑本地的貨幣價值,而當中最直接的方法,是沽售自己國家的貨幣而買入美元(因為亞洲各國仍以美元作兌換標準)。而近年亞洲各國外滙儲備提升,亦與此有直接關係。當然,當亞洲國家買入美元後,都會買入美元資產,而最穩陣的工具便是債券。
在需求刺激下,債券價格便會上升,孳息率自然下降,當債券回報沒有預期般吸引時,資金自然會流向其他投資市場,股市反彈自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明顯地,近日港股的反彈動力,主要由美股所帶動,故此,只要美國長債孳息沒有上升,相信股市仍可保持平穩發展。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