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導演李揚年前一齣以煤礦為題材的影片《盲井》,片中一名礦主曾對前來求職的民工呼喝道:「中國甚麼都缺,就是不缺人!」現實生活中,內地礦工迫於生活,長期要在工業安全條件惡劣的井下工作,阜新市老礦工吐出來的痰,竟然像炭一般的黑色,他們不是在礦難中死亡,就是被職業性疾病慢慢折磨至死。
一名在阜新巿一家國有採礦企業工作了四十年的五十七歲周姓礦工,因為咳嗽愈來愈嚴重,連咳出來的痰也變成黑色,上周終於支撐不住入院。他的兒子對法新社說:「他在礦井內倒下,血從鼻孔中流出。誰知道他能否康復呢?醫療費實在要了我們的命,我家連用來冬天供暖的煤也無法負擔。」挖煤的工人竟然燒不起煤來,真是世紀奇談。
國家《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每天只工作八小時,每天加班不得多於三小時。但這名礦工的兒子說:「在這兒,你往往每天要在井下工作十二小時。如果你去抗議,便會失去工作。對(煤礦)管理層來說,找人替代完全不困難。」
另一名昨天難得休假一天的礦工也說:「我有幾個朋友都(因採礦)喪命,但我們能做甚麼呢?你要生存下去,而這裏附近沒有其他工作。」
在阜新巿,熟手礦工每月能賺逾九百元,較改革開放前增加了十倍,但國家的安全生產措施在不少煤礦卻形同虛設。雖然如此,危險的煤礦在就業機會短缺的地區,吸引力依然不減。一名七十三歲劉姓老礦工說:「我們每周七天也要下井,只有在生產計劃容許時,才會偶然有一天休假。我們以前在春節也要工作,但可以得到雙倍工資。」一些礦工則為下一代着想,寧願自己受苦,也不准子女繼承「父業」。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