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為人口老化作準備 - 何洋

蘋論:為人口老化作準備 - 何洋

統計處最新數據顯示,○四年年底本港人口為逾六百八十九萬人,較○三年輕微增長百分之零點七(即人口增加約五萬人)。
政府曾於○三年推算本港人口在未來九年的平均增長率為百分之一點四,若打後數年人口的上升速度與去年持平,政府便有可能高估未來人口的增加速度。
本港人口增長幅度若持續下降,人口年齡結構日趨老化在所難免。人口老年化所引伸的問題在未來日子將會愈形凸顯,這方面的問題對特區政府的財政收支所帶來的影響,尤其值得令人關注。
人口日益老年化最低限度意味着政府在醫療服務方面的開支在未來有必要大幅提升。在○三至○四財政年度,政府在醫療方面的開支為逾三百四十四億港元,佔同年公共開支的百分之十二點四,可見現時這方面的開支規模已十分龐大。日後當人口老化的問題逐漸顯露時,估計醫療的開支規模必然進一步擴大。假若其他條件不變,政府醫療開支上升而收入未能同步增加,財政收支缺口將會出現。
要解決這收支缺口並不容易。隨着人口老化,工作人口在本港人口中的比例將下降,屆時政府若要把稅收維持在一定水平,就表示稅率有向上調整的壓力。假使政府到時又為了籌得醫療開支增加所必須的收入,以避免入不敷支,則稅率在上述調整之外再增加的可能性不能抹殺。大幅加稅將對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不言而喻。
回歸以來香港連年出現財赤,若這趨勢未能在財政司司長早前定下的時間表內給扭轉,加上人口老化對政府開支所添加的壓力,本港財政狀況的前景使人不敢樂觀。為有效應對人口老年化,政府實有必要在公共開支上早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