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年前廣州《南方都市報》印製一份珠三角三十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特輯,名為《名鎮天下》,筆者對廣東短線遊一直興趣濃厚;有人會取笑何可比江浙?
當然江南一帶文物名人豐盛,位高名重,但廣東一帶未被拆掉,依然保存一份古風樸素的古村古鎮着實也不少;而與近代中國著名商政文人出處的地段也眾,帶着這份《名鎮天下》,日後好好逐一細遊。
其實這份特刊由廣東旅遊局及《南都》合辦,由一群對文化、歷史、旅遊都具資深知識及經驗的專家共冶,不是一般小記者採訪的單一報道,而是雙向的,有根據的一次普查、討論及研究結果。
香港新界也有幾條歷史文物徑,經多方多年與方方面面艱苦達成協議,不是沒有成績,而是效果不顯著;當中不少遊人為有心探討文物及歷史者,但更多只是老人家福利新界兩餐一日遊的必去處。
美食薑汁撞奶(本名薑埋奶)始創地、何氏家族於1275年建成著名宗祠「留耕堂」、經典粵韻及世代流存飄色所在地的番禺「沙灣」。民國名軍校「黃埔」所在地的廣州外圍「長洲」。古灶窰火五百年不息的佛山「石灣」。任劍輝、黃飛鴻、蠶絲、桑基魚塘的故鄉南海「西樵山」。李小龍故居、舊時梳起唔嫁自梳女及今天以牛仔褲製作著名的「均安」(順德)。曾擁有七十八間祠堂,氣勢不凡的順德「逢簡」,劉氏、李氏、梁氏為大姓,此間除了祠堂多,河道縱橫,古石橋也多。處處魚塘水道的康有為故居南海「蘇村」。孫中山故鄉,中山「翠亨村」不用多說了,小學課本自小便有教導。以混合加利福尼亞的西班牙墨西哥建築風格,建成連綿碉樓的開平「赤坎」。背山面河景色秀麗的新會「會城」;一千六百年的古鎮,理學家陳獻章、梁啟超、梁思成及伍廷芳的故鄉。還有古屋古風不絕的中山「唐家灣」、東莞「南社」……及筆者最喜歡的三水「大旗頭村」;餘出三、五天看個飽,不用飛不用走遠也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