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出生率四年來首次出現反彈,政府統計處發表的最新數字顯示,去年有近四萬七千九百名嬰兒誕生,比前年多近一千人,有學者認為出生率回升可能與經濟好轉有關;另外,統計數字又顯示,本港男女人口比例的差距繼續擴大,女性比男性多出二十六萬多人。 記者:麥志榮
政府統計處昨公布,去年底本港人口為六百八十九萬五千五百人,比前年底增加約五萬人,增幅百分之零點七。
增加的人口之中,去年的出生人數為四萬七千八百九十二人,比前年增加百分之二,亦是自二○○一年以來,本港出生率首次回升,而在扣除死亡人數三萬六千多人後,自然增長人口為一萬一千多人,其餘的人口增加來自移民,共三萬八千八百多人,當中三萬八千一百人是持內地單程證移居本港,其他移居本港的人只有七百人。
在男女人口比例上,女性人口共三百五十八萬多人,佔五成二,男性人口三百三十一萬多人,佔四成八,女性比男性多出二十六萬多人,與前年女性比男性多二十三萬人比較,本港男女比例的差距繼續擴大。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認為,去年出生率輕微回升只屬短暫現象,原因可能是前年爆發沙士疫症及經濟不景,部份市民押後了生育計劃,到疫症過後才懷孕,加上去年經濟開始好轉,於是令出生人數增加,但隨着本港社會的轉變,出生率下降的大趨勢應該難以逆轉。
港府曾發表人口的政策聲言鼓勵生育,但一直未見推出具體措施,一個地區若出生率長期偏低,而又無法吸納有質素的移民,將會削弱人口的活力及生產力,不利經濟發展,新加坡及日本均已開始設法糾正此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