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上月海關全球首次拘捕用點對點軟件「BT」發放版權電影的人士,引起網民的激烈反響,立法會工商事務委員會昨日開會討論海關的執法行動。工商及科技局首席助理秘書長杜潔麗在會上澄清,海關執法只針對分享檔案的「始作俑者」,即最先擁有整份侵權複製品(源種子),建立「標題檔案」(torrentfile)的人士。
45條關注組成員的立法會議員湯家驊說,鑑於BT這種點對點軟件的獨特性質,每名用戶的電腦連線後,無論是否出於自願,其電腦內的檔案也會被其他BT用戶下載,若將這類行為一律列作刑事侵權,在法理上難以舉證每個人的犯罪意圖。他認為應將侵權的刑責限於擁有「源種子」的人士。
杜潔麗稱,海關上月拘捕的男子,持有數套侵權電影的「源種子」檔案。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科高級監督譚耀強說,最快會在下月決定是否作出檢控。BT是全球最流行的點對點軟件之一,當每名用戶從其他檔案分享者的電腦接收某侵權作品時,會同時將剛下載的部份提供給他人分享,下載檔案的人愈多,下載的速度就會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