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美匯短期不應看淡

國際視野:美匯短期不應看淡

筆者於2月3日「博歐元下穿心理位」欄中指出,美國持續加息,令致歐美息差拉闊,目前美元利率已高過歐元半厘,縱使不算太多,亦足以趕走一批carrytrader,預測歐元(兌美元.下同)1.30位應守不住,並須插穿1.28心理位,才能使美元淡友投降云云。
果然歐元在之後時間徐徐滑落,最低曾見1.2736水平,如果不貪心,200多300點的利潤,不失為送給讀者在迎接雞年來臨的一封小「利是」。隨後美元雖借12月份貿赤收窄幅度未如理想而走弱,然兌歐元亦只限於重回至1.28中位而已,但這已是乙酉年初二?三的事了,儘管還有利潤在手,相信沒有人會勇到坐住個盤過農曆年吧?!
美國去年12月份貿赤錄得564億(美元.下同),稍低於11月經修訂後的593億,別以為數字意味美國消費者已收斂,其實不然,主要是因為油價下降令進口數額相對減少而已,消費者之德性並沒有因6度加息或美滙(以貿易加權計)已滑落30%而改變,故美元因此回軟。
另一個給美元淡友施回馬槍的藉口,是上周外國央行持有聯邦債券數量減少50億,雖說不算多,卻是連續兩星期錄得下降;還有財政部拍賣國庫債券需求並不踴躍,市場立即傳來亞洲央行胃口納悶之謠言,美元又豈能不被力壓?

有兩點不尋常現象 那麼美元年初之升勢是否便已告一段落?不少經濟學者指預測短期外滙走勢乃是一件非常困難兼吃力不討好之事,可是筆者卻不自量力,難亦要嘗試。美元早前在一片唱淡聲中不跌反升已有點不尋常,貿赤收窄不足也只能令其回軟些少(兌日圓反而上升),閣下若能悟透上述兩點,心中可已有數?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