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大家都會在作文堂時寫過我的志願吧。我已記不起中、小學時自己寫過甚麼,印象猶新的,反而是大學時幫一個中五生補習;有天他作了一篇「我的志願」給我批改,改完後,他多口問了我一句:阿sir,你又有咩志願?
當其時,臨近畢業仍茫無頭緒的我,才猛省自己一向以成為籃球記者為最大志願──打不到NBA,去採訪總可以了吧!茅塞頓開後便寫下求職信,之後幸運地獲得取錄,才有今日可以在克利夫蘭寫這篇文章的機會。自入職後,我不但對NBA看得更多和更深入;亦因此獲得出外採訪NBA的機會,更和明星賽結下不解之緣。
在多次的採訪中,印象最深一定是於○三年首次出外採訪在亞特蘭大舉行的明星賽。單是眾多球星由遙不可及變成近在咫尺,已叫我感動萬分。亦因如此,我在採訪前後的個多星期不但睡不了;到現場看到「籃球之神」佐敦時,更差點哭出來──這滴眼淚最終在看到佐敦以經典fadeaway替東岸反超前時,亦不免因太感動而流下來。
在採訪過程中,我固然珍惜親身接觸眾多球星的難得機會:鄧肯的友善、奧尼爾的搞笑、姚明的幽默、巴克利的粗魯以及佐敦的魅力,都是在螢光幕前難以看到的;更重要是藉着明星賽,我認識到來自世界各地、熱愛籃球的行家。北京《insidestuff》的老總、台灣《Hoop》的主編,甚至是《男兒當入樽》的作者井上老師;全因明星賽,令各國的「籃球人」都有聚首一堂的機會。有了這些畢生難忘的經驗,令我對NBA更加着迷。有時少不免被身邊人怨幾句,但又怎能怪我呢;籃球,畢竟是「我的志願」呀!
仙道彬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