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觀近望:地鐵暫難突破12.5元

遠觀近望:地鐵暫難突破12.5元

美股杜指及納指1月份分別下跌2.7%及5.2%,在企業業績普遍優於市場預期,加上經濟數據理想下,市況終現反彈。由於嚴寒的天氣已近尾聲,油價在環球局勢未有新衝突下,應會繼續下跌,有利企業減輕成本,提升盈利。相信只要通脹控制得宜的話,美國經濟今年仍可有不俗增長,美股升勢亦可持續。
港股在猴年最後1個交易日以上升50點收市,半日成交有94億元,算是十分不俗。猴年開市報13757點,與上周二的收市13845點相差不足100點,但整年波幅則逾3500點,可算是個有波幅沒有升幅的1年。筆者希望新的1年,港股可以改變往年的表現,一直升至16000點水平,紅盤高高開。
假期前的市場焦點除是新世界系外,地鐵公司(066)與北京市政府就北京地鐵四號線正式草簽《特許經營協議》亦受市場所關注。
根據協議,地鐵公司將耗資7.35億元人民幣,入股參與興建經營北京地鐵四號線的特許公司49%股權。除開發外,還在特許經營期的30年內負責營運和管理,市政府已承諾若將來減票價,將向營辦商提供「票價差額保障」,換言之,內地政府已為票價「包底」,故管理層已預期此項投資的回報期毋須太長,有助補貼處於虧損的香港地鐵業務。

北上發展長遠有利
北京四號線是繼深圳四號線,地鐵於國內的第二個投資項目,由於本地的車務收入經已飽和,沿線物業發展也受制於政府的穩定樓市政策,所以北上發展乃必然之事。雖然是次投資額不大,但國內目前只得4個城市擁有地下鐵路系統,若地鐵公司與深圳及北京的合作成功,集團將成為中外合營的樣板,增加和其他城市合作的機會,對集團的長遠發展十分有利。
然而,因回報較長線,加上市場對兩鐵合併事宜持負面看法者居多,故短線而言,股價暫難突破12.5元阻力。
連敬涵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