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筆者謹在此向各位讀者祝願新年快樂,事業進步。
雞年開始,美國那邊宣布一項轟動全球的合併活動。由著名的衞生企業龍頭寶潔(P&G)作價570億美元收購世界最大的剃鬚用品公司吉列(Gillette),這是一宗善意收購,兩家公司的總裁都異口同聲說這是對兩家公司發展帶來無限好處,看來成事機會極大。
這次合併之舉並不是第一次,事實上在2000年時,寶潔也曾極力想收購吉列,但不成事。據事後分析,其失敗主要原因,是兩家公司當時都處於事業倒退期,那時寶潔依賴極重的數隻龍頭產品銷量停滯不前,公司用盡以往一切行之有效的推銷伎倆,例如在全國最大的電視網絡打廣告,但產生效果卻比前低了很多。因為這種「一站式」的群眾性廣告,在多媒體科網世界裏已逐漸失效,其原因是自2000年開始,看電視的人愈來愈少。吉列公司也因為盈利不達理想,股價不振,其新產品銷量也達不到目標,在此情形下,兩個弱者合併一起,只有弱者更弱而已,所以吉列當年拒絕合併是正確的。
但為甚麼5年後又願意合併呢?因為過去數年兩家公司都重新振作起來,它們用新思維、新手法在多變的消費環境中,摸索到一條可行之路。這條路的重點是把產品改良(innovation)放在第一位,不斷把同一產品的功能提升和多樣化,一方面滿足不同顧客層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帶來更高利潤。經過數年努力,其成績是有目共睹,寶潔和吉列的盈利都每年增加,這些都反映在近20倍的PE之上。
這次收購事件中最大得益者是股神畢菲特,他所控制的投資公司是吉列的最大股東,如果收購能順利通過,該公司便能獲利43億美元。事實上,當事件公布後,股神很快便表態支持,以畢菲特的最大股東身份,再加上他的聲望,如果不取得他的祝福,這次合併是很難過關的。
但有資深的財經專家指出,這次合併之所以能迅速取得股神祝福,除了利潤吸引外,同樣重要的是這個收購方式(dealstructure)會容許畢菲特的投資公司把應納的利潤稅推遲。
根據美國的稅法,任何公司在投資股票上所得利潤是要納35%的稅,所以畢菲特公司的43億美元利潤是該納15億美元稅的。但因為這個收購是以交換股票方式進行,吉列的股東只要把手上的吉列股票換成另一家公司的股票而已,如果他們不在市場上賣掉獲利,理論上是不用交稅的。但如此一來,寶潔的現有股東,便有可能因大量增發股票而大幅攤薄每股盈利,有見及此,合併後的公司,承諾在未來12-18個月內會動用大約200億美元在市場上回購股票。結果是每股盈利不用大幅攤薄,也可以承接那些需要售股套利的投資者,特別是一些不用交稅的機構投資者,像退休基金之類。
這個合併方案,不經意地透露了股神投資的一個重要考慮,就是稅務的因素,但一般美國投資者其利得稅只是15%,不是股神的35%,外國投資者更不用課稅,所以股神所選,不一定是一般人所應跟隨。
李庚 英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