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明日是一年一度的情人節,面對滿街一雙一對的情景,單身人士不免又羨又妒;本港適婚人口男少女多,獨身女士要覓得如意郎君變得不容易,不少女性轉而祈求神明。以求姻緣聞名的青龍頭村金花廟,昨日有數百人前往上香,希望金花娘娘代牽紅線,廟祝表示女信眾比男信眾多出四倍。 記者:陸羽平、倪清江
金花廟近十年成了單身人士祈求良緣的熱門地方之一,廟內供奉金花娘娘、觀音及天后娘娘,金花娘娘專責姻緣。該廟廟祝饒先生昨表示,前往祈福者中,三分一是為求姻緣,男女比例大概是一比五。昨日不少人趁假期前往上香,他提醒前往求姻緣的信眾,記得要同時拜觀音及天后娘娘,最緊要真誠,「一分真誠,神靈會有三分感應。」
住在銅鑼灣的Erika昨與母親專程前往拜金花娘娘,二十多歲的Erika坦言,自從兩年前與男友分手後,因找不到合適對象,故一直沒再拍拖。她的母親顯得很緊張,「佢眼角高,希望感化吓佢,去拍吓拖。」Erika求得一支上籤,籤文指Erika下月起會有對象出現,令其母十分欣慰。
另外,當美容師的鄒小姐,已跟男友拍拖達六年,昨也到來拜金花娘娘,原來是因為她快三十歲了,希望早日與經常在外地工作的男友結婚。
另一邊廂,大埔林村昨亦有待嫁的女士,到放在村內另一棵主事姻緣的許願樹叩拜,並把寶牒擲到樹上,祈求她們那顆恨嫁的心,找到撫慰的手。
從事婚姻介紹的明珠貴族友誼會負責人陳蔚瑜表示,近年前往尋求對象的人士中,女性較多,男女比例大概為四比六,她們普遍顯得頗「心急」,年齡介乎二十八至三十五歲,相對以往大都三十歲以上,有年輕化趨勢。她們學歷頗高,而且多是專業人士。陳蔚瑜認為待嫁女士日多有兩個原因,一是多了男士北上娶妻,二是部份女士過於專注事業,無時間尋覓伴侶。
據統計處資料顯示,現時介乎二十至三十九歲適婚年齡的人口,共有二百一十四萬人,女性佔近五成半。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何國良認為,香港人對單身的接受程度遠低於歐美國家,所以女士到了三十歲仍未出閣就感到危機。明愛向晴軒督導主任郭志英說,男女失衡之時,婚姻觀念又薄弱,單身女士或會不介意做別人的第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