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恭祝大家財源廣進。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將由2004年的9.5%下降至2005年的7.8%至8.1%。內部需求增長將取代固定資產投資,成今年經濟增長之主要動力。現時內需僅佔中國國家生產總值約三分之一,相對於其他已發展國家,內需佔國家生產總值之比例往往超過一半。因此,中國之內需佔國家生產總值之比例需提升,令國家生產總值結構更平衡。而且中國居民收入近年來不斷上升,於2004年第3季,中國城市及農村居民收入分別較2003年同期增長10.3%及19%。
中國居民亦擁有龐大存款,存款增速亦高,於2004年第4季,中國的居民存款達11.55萬億人民幣,較2003年同期增長14.5%。這些因素皆有利內需,故中國消費類股今年表現仍看好。
相反,國企原材料股今年壓力不輕。2004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70073億元人民幣,比2003年增長25.8%,雖然增速較2003年回落1.9個百分點,但仍遠高於政府之目標增長率17%。可以肯定中國政府今年必定延續宏觀調控,甚至加大宏調力度以抑壓固定資產投資,這點可從中國人民銀行2005年貨幣政策目標中窺見。
中國人民銀行今年設定,狹義和廣義貨幣供應量(M1及M2)目標增長率為15%,低於2004年的目標增長率17%,全部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25000億元,亦少於去年目標26000億元。宏調進一步收緊,令原材料行業,如鋼鐵及水泥等的營運環境更為艱難,料如去年般,國企原材料股盈利以倍數增長的盛況,今年將不復見。
中國現時的一年期存款及貸款利率分別為2.25厘及5.58厘,扣除12月份通脹率2.4%,現時實質存款及貸款利率分別-0.15厘及3.18厘。由於存款利率仍屬負利率,故利率有必要上調,令實質存款利率回復至正水平,以防存款自正規金融體系大量流走,亦可打壓不合理回報投資,但若利率升幅過高,將打擊內部需求。因此,筆者料人民銀行今年加息的幅度將溫和,幅度約0.5厘至0.7厘,但這足以打擊市場對國企股的投資情緒。總括而言,加息及宏觀調控將對國企股今年表現構成陰影,盈利增長放慢,亦令國企股估值有下調壓力。故筆者認為國企股今年將整固,並呈個別發展局面,兗州煤業(1171)及中海發展(1138)屬筆者首選。
鄭安達 順隆證券分析員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