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港第一台商用的風力發電站本月中動工,該座十五層樓高的風車塔將於明年初投產,預計每年可生產一百萬度電,相當於二百五十個家庭的年耗電量。計劃預計耗資一千萬元,估計對電費影響輕微。不過環保組織批評兩電發展再生能源步伐太慢,投放資源與公司盈利不成正比。 記者:蔡元貴
發展風力發電的香港電燈公司表示,已經完成南丫島風力發電站的策劃及採購工作,並將於農曆新年假期後正式展開興建工程。風力發電站位於南丫島大嶺村一處小山丘,佔地四千四百平方米,面積大約相當於五個標準游泳池。建築工程包括興建一台四十六米高的風車及相連的高壓配電箱。
港燈工程建設科總工程師張乃益表示,風車購自德國,特點是車葉可因應風向而轉變方向,以盡量利用不同季節的風力,盡量提高發電量。機組容量為八百千瓦,當風速達至每秒三至二十五米時,風車便可產生電力,然後直接輸入港燈現有電網,預計每年產電量為一百萬度,以目前平均一個家庭每年耗電四千度計算,僅可提供二百五十個家庭的用電。
港燈自詡這項計劃是「邁向可再生能源發展上踏出重要一步」,提倡風力發電多年的環保組織地球之友則揶揄這是「好小、好慢的一步」,該組織環境事務經理朱漢強指出,外國使用的是容量一千八百千瓦的風力發電站,港燈的計劃是小巫見大巫,而且宣傳教育多於實質。
朱漢強並抨擊佔據九龍新界電網的中華電力,「中電(發展再生能源)更加慢,佢哋賺咁多錢,用咁小部份嚟投資再生能源,根本同一個龐大企業嘅盈利唔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