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倉政府 沒有勾結

九倉政府 沒有勾結

林本利

近月特首董建華掀起一陣反「官商勾結」浪潮,富商胡應湘高調表示他提出的灣仔酒店發展項目,遭到無理打壓,是「官商勾結」的犧牲品。
過去幾年,除了胡應湘的合和實業外,吳光正的九倉集團的發展同樣不大暢順,不時傳出和政府出現爭拗,甚至對簿公堂。
九倉和政府的不咬弦,其實早於回歸之前。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後,和黃突然放棄投資收費電視,由九倉為首的財團補上。後來九倉與合作夥伴出現爭拗,決定獨資經營有線電視。有線電視在一九九三年正式啟播,頭三年享有專營權,毋須跟其他收費電視競爭。
有線電視啟播後不久,當時的香港電訊有意推出自選影像服務,並得到政府批准試播。九倉於是入稟法院,控告政府違反專營權協議,批准其他公司提供收費電視服務。最後法庭認為自選影像服務屬「點對點」個人電視服務,與「點對多點」的廣播服務不同,故此政府並無違反專營權協議,判九倉敗訴。

回歸後,政府在一九九八年發表檢討報告,放寬收費電視市場的規管,鼓勵投資者入行跟九倉競爭。為了避免廣播業出現壟斷局面,政府引入競爭法例,不准無綫電視成為收費電視公司的大股東,需要將手上銀河衞視的股權出售。但過去幾年,政府及行政會議多次給予無綫豁免,讓公司保留作為銀河衞視的大股東,政府的決定自然令九倉不滿。
九倉經營有線電視,虧損連年,被其他地產商打壓,難以擴展網絡。到二○○○年憑藉科網熱潮,將業務分拆上市後才開始錄得盈利,最近被稅局追收利得稅。除了經營有線電視面對多番波折外,九倉集團的其他業務,包括貨櫃碼頭、電視、地產和郵輪碼頭,業務發展同樣面對阻滯。

葵涌貨櫃碼頭的主要經營者是和黃的國際碼頭和九倉的現代貨箱,兩間公司操控市場,再加上特首家族從事航運業,大家的利益本應一致,一同收取全球最高的貨櫃碼頭處理費。然而,貨櫃碼頭公司面對中流作業公司和內河碼頭的競爭,後者更將碼頭用作處理法律貨輪的貨櫃,令九倉有所損失,政府卻遲遲未有採取行動制定。政府被業界多次投訴後,才願意入稟法院控告內河碼頭公司違反批地協議,現正等待終審判決。
在電訊業方面,近年政府突然決定在二○○八年取消第二類互連,以及容許電盈自由定價,兩者都對九倉電訊帶來一定衝擊,公司被迫要拓展自己的網絡入屋,不能再租用電盈的網絡。

九倉和九鐵商討興建廣東道西鐵車站時,經過多月談判,最終還是沒有結果,日後乘客要步行十分鐘才可以到達九倉在廣東道一帶的商場購物。近月更爆出政府不但沒有批准九倉在海運大廈上蓋興建巨型摩天輪,甚至更打算在七年後收回土地,不和九倉繼約,要將九倉的郵輪碼頭業務連根拔起。
已故船王包玉剛和董浩雲的女婿和兒子,曾經一同競逐特首一職,結果由董建華勝出。吳光正落敗後,更不能像楊鐵樑一樣被委任進入行政會議,拿個安慰獎。集團發展面對多番阻滯,肯定跟胡應湘一樣,沒有受惠於官商勾結。這又難怪吳光正似乎死心不息,仍然想當特首,希望能夠令九倉重振雄風。
……………………………………………………
作者為香港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文章逢星期五刊出